约8860字。2008高考作文奥运素材集萃:中国的奥运之路
(一) 中国早期的奥林匹克运动
1.1928年中国获准可派代表团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九届奥运会,但由于准备不足,只派了宋如海一人作为观察员出席而未参加竞赛。
2.1932年,刘长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
中国原准备派足球和田径选手参赛,但因“九一八”事变和政府对参加奥运会毫无兴趣,致使计划落空。后因传闻日本密谋由“满洲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在张学良将军的热心资助下,终于派出了一个代表团:代表沈嗣良,选手刘长春,教练宋君复。因旅途疲倦,体力不支,刘长春在100米跑和200米跑预赛中既被淘汰。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正式进入奥运会赛场,虽然成绩不佳,但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
第十一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中国代表团派出了69人一行,虽然结果很不理想,但是武术表演却引起了各国体育界人士的极大兴趣。
第十四届奥运会于194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派出了33名运动员参赛,但各项都未能进入决赛。(第十二届、十三届因为二战的原因未能举行)。
(二) 中国近期的奥林匹克运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社会的变化给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给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开始了新的历程。
新中国政府是将体育写入宪法的第一个中国政府。在1949年10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上,朱德同志就明确指出:“体育是文化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1952年6月10日,毛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从1952年到1992年,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新中国仅参加了其中的4届奥运会。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实现了奥运会“零”的突破,获得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迎来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新的时代。
1.新中国的第一金许海峰
1984年第23届洛衫矶奥运会上,许海峰首先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奥运冠军,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的英雄。当许海峰获得冠军,实现零的突破的那一刻,多少中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记住了零的突破四个字,和创造这四个字的许海峰。
2.体操王子李宁
李宁是壮族人,出生于1963年,是广西来宾市人(当时属于柳州地区)。他7岁开始练习体操,17岁进入国家体操队,26岁退役。1981年,他获得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三项冠军。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上,李宁一人独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被誉为"体操王子"。
1984年,在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中,李宁共获3金2银1铜,接近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的1/5,他也成为该届奥运会中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1985年,荣获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冠军。1986年,获第七届世界杯体操赛男子个人全能、自由体操、鞍马三项冠军。在17年的运动生涯中,李宁共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金牌106枚。1987年,李宁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亚洲当时的唯一委员。1999年李宁被世界体育记者协会评选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等25位体坛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纪体育之巅。
1989年李宁退役后加盟广东健力宝集团,第二年创建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经过十年的努力,"李宁牌"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
3.冬奥英雄叶乔波、大杨扬
1992年第十六届冬季奥运会上,叶乔波获得女子速滑500米和1000米两枚银牌,实现了我国在冬季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2002年2月17日,中国选手大杨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