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5420字。金坛市一中高二语文选修测试
《唐宋诗词选读》7~9模块检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8分)
皓( )腕 玉笙( ) 菡( )萏 草熏( )
颙望( ) 渺邈( ) 料峭( ) 有思( )
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
B、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
3、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
B、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C、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为上、下片或上、下阙。而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D、词的风格往往具有继承性,但北宋前期词的风格却一反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为主流,以抒写闲情逸致和儿女情长的离愁别恨为重要内容。
4、名句填空。(11分)
(1)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菩萨蛮》)
(2)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3) ,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4)细雨梦回鸡塞远, 。(李璟《浣溪沙》)
(5)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李煜《乌夜啼》)
(6)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7)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8) ,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9)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
(10)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苏轼《江城子》)
(11)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9分)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下列对作品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欲系青春”:“青春”,指春光。
B、“犹自风前飘柳絮”“犹自”,指作者自己。
C、“绿满山川闻杜宇”:“杜宇”,杜鹃,传说中哀鸣啼血之鸟。
D、“莫也愁人苦”:“莫”,莫非。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12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独开迟”即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6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