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集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9 13:06:3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240字。
孔乙己
授课人:张婷
教学目的:
1、欣赏作品精巧的布局。
2、剖析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                                  
3、品析作品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4、讨论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重点:细节欣赏                      
教学难点:人物与主题的把握
教学方法:研读与精读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预读
1、激趣谈话    鲁迅先生曾这样答复一位朋友,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是《孔乙己》。(板书:课题、作者、体裁)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我们描绘的这个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为我们讲述哪些有关孔乙己的故事呢?请看课文。
2、预读积累    
 ⑴注音解释:
 颓唐      附和     分辩      不屑     咸亨     砚      荤菜     羼水     拭      蘸       惋惜      阔绰     舀水      涨红     绽出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颓唐——精神委靡不振,情绪低落。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
二、情节讨论
话题1:小说直接写孔乙己的情节有哪些?
——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偷东西。(第4段)
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未进学。(第6段)
教小伙计写字。(第7段)
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第8段)
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喝酒。(第10段)
话题2:这篇小说的情节与小说的一般情节结构是否一致?
——不同。若干片段,相互独立,不能构成因果相关的情节链。
话题3:五个不相干的情节怎样连成一个整体?
——安排一个线索人物“我”作为“见证人”,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把五个片段连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话题4:侧面写孔乙己又写了哪些内容?
——插叙“读过书”的经历(第5段),笔触由现实伸向历史;
间接写被丁举人打折腿的遭遇(第10段),笔触由酒店伸向店外。
话题5: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交代酒店情况?为什么要把故事放在酒店之中?
——为下文作铺垫。将整个社会浓缩到一个小酒店,在酒店的环境中描写人物;又通过酒店去透视社会,通过典型人物去表现主题,使整个故事更凝聚集中。                
第二课时
三、细节赏读
话题6:我品析的细节是——,表现了——。
话题7:我不理解的一个细节是——。
——以上内容必须涉及:①关于人物的各种描写,②哄笑所揭示的社会环境,
③精妙传神的动词。
范进中举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儒林外史》的介绍。
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
方法过程
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
2.比较阅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体会作者对丑恶现象进行辛辣讽刺的艺术。
二、学法引导
因《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节选,学生要想较好地完成该课的学习目标,宜课外阅读《儒林外史》全书,对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所刻画的人物,所选取的典型题材,反映的主题,主要的艺术手法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的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
2.难点
旧小说中的雅语与口语。
3.疑点
同是读书人,范进与孔乙已有何不同?
4.解决办法
重点问题主要由学生阅读分析得出答案,难点多参照文下注解解决,疑点采取结合上几节课内容进行两个人物的比较的方法解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比较  探究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2、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与个性观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与总结学习心得的能力。 
4、充分认识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胜于金钱。 
教学重点:
感受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利用名言导课: 
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两段精彩的论述。 
生齐读: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答: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
二、 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3、指导预习,明确学法。 
4、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思考划分部分、归纳段落大意。 
5、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躲”,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 
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赞。
第三部分(20——47),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