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30 17:22: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50字。
走进别里科夫的世界──《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印发本课学案,完成“ 阅读体验报告” , 并在学习小组(6人)内交流,每个小组初拟一个讨论题。老师在批阅学案后,协调安排,确定每个组的讨论题,在课堂上公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你们还记得这样一首诗吗?“九州生气恃风雷..”
  生齐诵:“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师:作者是晚清著名诗人龚自珍。万马齐喑,喑是哑的意思,大家都不说话,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的头上嘴上都套着许多的套子:封建礼教、科举制度是套子,八股文更是思想的枷锁。这是《己亥杂诗》中的一首。己亥是1839年,大约时隔60年,1898年,在我们邻国俄罗斯,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创作了《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名篇。当时的俄罗斯跟大清帝国同是古老的帝国,同样风雨飘摇的命运,堪称难兄难弟。这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三世是在二世被刺杀后上台的,所以他在全俄强化了各种专政工具,疯狂镇压人民的反抗,以至对轻微的自由思想也采取高压手段。这正是作品的背景。
  这节课我们采取讨论的形式。大家在初读后,在学案上形成了一份阅读体验报告,并已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根据同学的报告及小组意向,经协调后给每个小组确定了一个讨论题。
〔投影公布讨论题( 注明提问同学) 〕
  一、别里科夫怕出什么样的乱子?( 赵娅冰)
  二、别里科夫思想的套子是什么?他为什么反对骑自行车?( 陈磊)
  三、别里科夫为什么要管闲事?(吴民恺)
  四、别里科夫死亡原因是什么?(周侃)
  五、假如没有骑车事件,别里科夫的婚事能成吗?(朱欲然)
  六、文中的“我”说,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这是为什么?( 王晟)
  七、别里科夫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蔡行)
  师:问题是本组的同学在报告中提出的。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研读和讨论,能够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把握作品,深入领会套中人形象的意义。讨论的要求是:1,从作品出发,谈作品中怎么写,前后内容怎样联系。2, 既求同也存异。有分歧,不必统一,贵在有自己的看法。3, 形成讨论记录。小组长记录,作为发言的依据。
  〔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时间为五分钟〕
  师:下面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大家对照自己的体验报告,看跟你的理解有无出入,小组发言后可以继续讨论。下面按所列问题顺序发言。
  生1:我们组的意见,别里科夫害怕出的乱子,主要分两个层面。1, 担心周围人出乱子。小说中提到戏剧俱乐部、阅览室、茶馆、教堂、学校等方面的问题都属此类。2, 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乱子,如漫画事件、骑车事件(华连卡是他恋人) 、与柯瓦连科的冲突等,让人耻笑,他认为这是莫大的伤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