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20字。关注语言艺术特点 培养阅读探究能力
——《道士塔》拓展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教学背景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较大限度地接触
语言文化现象,并能从文化层面上去鉴别、欣赏、理解、认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判断能力”(新课标语)。这有赖于我们语文教师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因为没有阅读,就无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就不可能形成对人生、自然、文化的深刻感悟。《道士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的篇目,是“文化散文”的名篇,其中浸透的文化气息、爱国精神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这篇散文的突出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道士塔》为起点,结合余
秋雨与众名家的文化散文展开一次探究阅读,可以感受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滋养人文关怀精神,能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入到广阔的社会空间中,陶冶性情,增强人文素养。
网络的介入能为学生的广泛阅读、探究学习提供极好的帮助,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情感内容和艺术特点,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
(1)学会自主思考、探究质疑和协作讨论有机结合,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2)培养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滋养人文关怀精神,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入到广阔的社会空间,完善自我人格,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关注语言艺术特点,培养阅读探究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教学难点
感受文化散文中丰富的人文关怀,增强自身的品位和修养。
教学对象分析
高二文科班的学生文学素养较好,同时已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平时网络探究学习还较少开展,上课前要让他们熟悉流程,掌握基本的小组协作学习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好本课网页,将其挂在校园网上供学生学习时使用。其作用,一是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二是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选择,避免他们迷失在网络海洋中;三是为他们交流意见和发表成果提供平台。网页根据教学过程分三大部分:立足课文、拓展阅读、协作探究。每一部分由若干板块组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立足课文
1,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探究性拓展阅读的总体框架。教师导语:我们将从敦煌起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去探寻优美的汉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