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兼谈教师角色的转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17 16:39:5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240个字。
  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
  ——兼谈教师角色的转变
  江苏省海安县海光中学张苹
  一、 关于教师的“讲”。
  与传统课堂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外观上一大显著的特色是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阵地。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在建构知识,建构能力。传统课堂中的“满堂灌”、改良课堂中的“满堂问”已一去不复返了。教师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了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从滔滔不绝的智慧使者变成为金口玉言的旁观者。这种变化确实令人慨叹万分,初始让人难于理喻,难于操作。然而,事实确是如此。建构主义式的课堂,它是真正的群言堂,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知识的获得不需要依赖老师,主要靠自己的体验(含间接体验)和与他人对话合作建构而成。如此说来,这种课堂要不要老师?要不要老师的“讲”?要不要老师“详细的讲”?这都是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没有变,也不应该变。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见《语文课程标准》第15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见《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对于教师要不要“讲”和怎样“讲”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
  1、 教师要“讲”,要带头“讲”,要理直气壮的“讲”。
  我们无须从“教师讲课”这习惯用语对教师要“讲”作浅层次的求证。我们始终主张“讲”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如果教师不讲,或讲不到位,还要教师干什么?那任何人进课堂不都一样吗?教师要带头讲,当好“引导者”,要以自己的讲教导学生如何讲,要以自己的讲促进学生讲,要以自己的讲激励学生讲。教师要大胆地表明自己独自的见解,言传身教,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教师不要成为慈眉善目的忠实长者,更不能当不讲任何原则的“好好先生”。对学生的发言不能没有任何评价,不能都是肯定的评价(偶尔是可以的),处处肯定学生的发言,那只能表明我们讨论话题的无聊亦或思想情感交流的虚伪和互动水平的低下。只要我们稍稍审读一下同学讨论的具体内容,就会发现,不少回答跟研讨话题之间,或浅尝辄止不到位,或风马牛不相及,或根本就一无是处,或错误到荒唐可笑的地步。面对这些现象,老师不愠不怒;这且不谈,却不做点拨引导,不加拨乱反正,不加批评纠错,竟一味的赞扬、鼓励,这是表明我们老师的无知、失职呢,还是仅仅为了尊重学生的自主而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过问和干预呢?
  2、 教师要讲究“讲”的辩证法。
  讲与不讲的问题明白了,下面谈及的是多讲与少讲的问题。课堂上老师多讲与少讲历来是业内人士,尤其是语文同行讨论最为集中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深入人心,这个问题普遍被人看好的答案是:老师要少讲。其实,这个答案也不全面。老师少讲只是新课程标准课堂的一个表象特征。实际上,多讲与少讲,不仅仅是个数量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慎言谨语与滔滔不绝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要看“讲”的时机,“讲”的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