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00字。
试论李煜的生活与其创作的关系
襄阳二中 杨国玉
目录:
1、内容提要………………………………………………2
2、关键词…………………………………………………2
3、李煜简介………………………………………………2
4、李煜词的创作…………………………………………2
5、李煜前期词的创作……………………………………3
6、李煜后期词的创作……………………………………5
7、注释……………………………………………………7
8、参考书目………………………………………………7
9、后记……………………………………………………8
[内容提要]:李煜是一位亡国之君,更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他所处的不同时代环境对他词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由于生活的变化,李煜词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二十五岁以前为第一个时期,即他当皇子时期,他词创作既有描写山居,表现隐遁思想,又有描写宫廷中奢华享乐的生活。二十五岁至三十九岁为第二个时期,是其在位时期。既有哀叹、伤感之词,又有寄情声色的艳情词以及特为小周后所作之词。三十九岁以后至卒为第三个时期,即其入宋时期,这时期他的词多表现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
[关键词]:生活、创作、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李煜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又称钟山隐士,莲峰居士等,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第三世界六子,璟卒继任为南唐国主,史称李后主。李煜是一位薄命君主,他二十五岁继位,三十九岁时南唐为赵宋所灭而成为俘虏,不久,被宋太宗赵光义赐死,年仅四十二岁,李煜又是一位著名词人,是五代词的集大成者。在李煜短暂的一生中,既有身为国主享受荣华富贵的经历,又有沦为亡国之君,做阶下囚的悲惨遭遇,这种强烈的生活反差,对李煜词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李煜词的创作
李煜的一生及其词,依据他生活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二十五岁以前为第一个时期,二十五岁至三十九岁为第二个时期,三十九岁以后至卒为第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词的创作,由于生活变迁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描写山居表现李煜的隐遁思想。李煜幼年是在幸福中度过的。但是,当他跨进人生的第七个年头,也就公元943年(南唐开元七年)这年二月,李煜的祖父李 病逝,三月,他的父亲景通继承皇位,是为中主,由于父亲称帝,李煜和他的兄弟们由王子变成了皇子,正是这种身分、地位上的变化,给李煜带来了不幸。因为他生
就一副阔额、丰颊、骈齿、重瞳的非凡相貌,便被心胸狭窄阴险毒辣的长兄弘冀视为眼中钉,欲为除之而后快。为了免遭杀身之祸,李煜自少年时代起,就自甘寂寞,将功名利禄视为身外之物,对于军国大事,成其退避三舍。他喜欢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憧憬终生隐居世外桃园以摆脱世间的一切烦恼。因此李煜“号钟隐,又称钟山隐士,钟峰隐居,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1]以明心志。他的隐遁思想明显地反映在其词创作上。在《渔夫》两首词中,就明白地表现出他的这一思想。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2]
这两首词言简意赅,作者借题发挥,通过勾勒出一个以钓竿、醇酒为伴的渔夫形象,寄托了他超尘出世,远避宫廷斗争,渴望自由生活的光澹泊情怀。词中透露一种淡泊的隐士之风,这种隐士之风直接影响他词的创作,从而使描写山居,表现隐遁成为他这一时期词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公元961年,李煜在即位后给宋太祖的奏表中,也坦率地表白了他早年的这种心迹:“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3]
第二类:是描写宫廷中的奢华享乐的生活。虽然李煜为了避祸,而崇尚隐遁生活,但是,他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