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基本规则100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22 7:36:3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090字。
  高考作文基本规则100条
  临沂镇永
  第一章时间规则
  作文时正确的操作程序(一篇作文用时约60分钟)
  1.审题。(5分钟左右)要能准确、全面地读懂题目,吃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
  2.立意选材。(5分钟左右)要根据试题的精神和范围,确定自己作文的主旨和主要材料。考场作文要列出写作提纲,由于考场作文时间紧迫,打草稿是来不及的,必须列出详细的提纲,才能保证行文思路的合理、流畅。
  3.挥笔成文。(45分钟左右)
  4.检查。(5分钟左右)通读作文试题和自己的文章,如有必要,可在结尾部分再一次扣题、点题;看作文字数是否达到要求;发现明显的错别字、错误标点,立即改正。
  第二章文面规则
  5.字体大小适中,清楚端正。禁写连笔字,保证笔画不重叠,不添不涂,不出现错字、别字,写不出或没把握的字,用另一个字代替。(卷面整齐)做到横看横成行,竖看竖成行。每有一个错别字扣1分。
  6. 用0.5mm的黑色中性笔答题。
  7.字数要写到800字标志处下两行,一般控制在850字左右,距离作文纸末行三四行为宜。
  8.题目写在“题目”后横线上,居中。没有此标志的,居中,两端空格相等。题目两端不要加《》或“”等标点符号,中间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
  9.段落要求长短有致,5-8段为宜,每段开头空两格,左侧末段不要跨页。首段、二段、尾段一般不超过4行,其它段落一般不超过10行。
  10.题记要简明精彩,一般不超过2行。可根据情况,或在句末或另起一行的右侧写上“题记”字样或注明出处、作者,前加破折号。
  11.标点符号书写规范。
  ⑴。,、占一格,在格内左偏下处。
  ⑵:;占一格,在格内中偏下处。
  ⑶?!占一格,在格内中偏下处,不要倾斜。
  ⑷“”‘’前后各占一格,前半部分居右上角,后半部分居左上角。
  ⑸()[ ] <>《》前后各占一格,前半部分居中偏右,后半部分居中偏左。
  ⑹——……连续占两格,破折号居中,省略号居中每三点一格。
  ⑺—•占一格,居中。
  第三章“审题立意”规则
  12.话题中心词在文章中要根据表达需要适度多次出现,一般为9次左右。
  13.论点(主旨句)一般在题目、题记、开头、结尾、过渡句等处要出现。
  14.观点要紧扣时代特点,正确积极,健康向上,不可偏激低俗甚至腐朽反动。
  第一节审题
  一.审题:准确
  ㈠命题作文
  15.审文体
  ⑴已规定文体的,按规定文体写作,如2006年湖南卷,以“谈意气”为题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⑵两种文体均可的,选择自己擅长的、准备最充分的。
  ⑶未明确规定文体的,要审其隐含信息。带有“论”“谈”“说”一类字眼的,显然是议论文;带有“x x记”字眼的,显然是记叙文。
  ⑷同时还要看题目最适合哪种文体。有些题目,虽未规定文体,但仔细分析,往往有最佳文体。如《时间啊,时间》,写成记叙文或一般议论文都不易,如果学习高尔基的《时钟》,写成散文化议论文,相对来说就容易取得较为形象的说理效果。当然,还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论述。2006年上海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较为合适的文体可以选取记叙性抒情性的文章。这样不仅容易写出文采,而且构思上也容易写出个性。
  16. 审题意
  ⑴要弄懂题目的含义。以辽宁卷为例,《今年花胜去年红》,“胜”就是“胜过”“超过”的意思。
  ⑵要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今年花”主语,“胜”谓语,“去年红”宾语。主谓宾完整。
  ⑶要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胜”字是个关键词。
  ⑷要挖掘题目的言外之意。它实际上隐含着今天与昨天的对比。暗示着今天对明天的展望,而一个“胜”字,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世事在变化,时代在前进,无论暂时的情形是怎样的,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所以这篇文章应该写得蓬勃乐观、积极向上,要肯定“今年花”的红艳度胜过去年。
  ㈡材料作文
  17. 精读材料,深入细致全面地分析材料,宁愿多花点时间,拿准了再动笔。
  18. 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把握材料所包含的深层意蕴,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提炼出论点或中心。
  ㈢话题作文
  19. 单一型话题作文。如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行走在消逝中”。要仔细阅读话题材料,抓住材料中心意思,尤其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明确命题者的主观意图。
  20. 关系型话题作文。如“人与路”“走与停”。要弄清话题中二者的关系是什么,运用辨证思维,准确提炼论点或中心。还要防止看似单一,实际涉及到两个概念的关系题型,比如“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涉及到“时间”与“记忆”的关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