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材料作文”看高考作文的考查与备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21 21:47: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80字。
从“新材料作文”看高考作文的考查与备考
  关键词: 高考作文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出现了“新材料作文”,这种新的考查形式得到了很多专家和中学老师的肯定,高三的作文备考也围绕着这种考查形式展开。那“新材料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有什么异同呢?
  单从给出材料这一条件看,“新材料作文”仍然可以看作是材料作文的一种。从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考作文的考查开始,“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一直在发展中。早期的“材料作文”引用的材料,内容指向明确,主旨比较单一,题干则明确写作内容和文章体裁。90年代后,“材料作文”引用的材料思辨性强,含有明显不同的观点,题干也逐渐向考生自择角度和自定立意发展。2006年全国卷的“新材料作文”在引用材料和题干设计上又有所发展:材料叙事相对完整,全文没有明晰的主旨和倾向性的观点,材料内容有较大阐释空间;题干则要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和“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可见,“新材料作文”在“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的限制下,强调考生写作的自主性,强化作文选材与立意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这有助于考生抒写个性化体验和自由充分的表达。正如有些文章评价的,“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过去的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因此,有些老师认为它是高考作文将来的考查方向,在备考中全力以赴用它来训练学生的写作。
  随着“新材料作文”在高考备考的深入,师生们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新材料作文”要求在“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下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利于营建考生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写作。但是,它也相应加大了学生审题立意的难度,而且写作的开放性使评价标准不容易掌握。从中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老师在采用这种命题形式时,往往对材料不注意提炼,对内容不加以控制,所选的材料或情节繁多,或内容混杂,或含意模糊,从而使可供提炼立意的角度和写作的侧面较多。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和老师对材料“角度或侧面”的理解见仁见智,双方对作文的立意是否符合题意有不同见解。而评价标准的不统一和不稳定,则导致了学生作文分数的波动。分数的波动会使学生对自己审题立意的能力产生怀疑,并打击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老师或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紧扣住材料内容的主要方面,或训练学生采用“评述材料——引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等写作模式,回避从一个角度或侧面立意,从而达到“符合题意”这一写作中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指导与训练可能恰恰违背了“新材料作文”的初衷。“如何准确审题立意”和“如何掌握作文的评价标准”成了近年来中学在训练“新材料作文”中碰到的主要问题。
  那如何看待和处理“新材料作文”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呢?
  所谓“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题意作文”“范围作文”等都是侧重考查中提供写作内容的某个条件,是教学和备考中一种方便的称呼。如给出标题的作文题,可统称之“命题作文”或“标题作文”,如1982年作文题要求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提供了材料的作文题可统称为“材料作文”,材料可以是漫画、格言警句、寓言、新闻报道等,如1983年的作文题提供了一幅内容为“挖井”的漫画,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