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串意识:直面现实疼痛的大情怀”作文导写
- 资源简介:
- 约3860字。忧患意识:直面现实疼痛的大情怀
【导言】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仿佛在人们的生命体验里,全都丧失了痛感,而只剩下寻欢作乐、快意人生。这显然只是一种虚张声势的表达,它所掩盖的其实正是当下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
忧患意识,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一种精神元素。千万别以为它高不可及,其实只要你愿意从烦琐的日常生活中抽身片刻,反观自身的处境以及周遭的世界,你就会在内心升起这种情怀。我们的生活并非只有欢声笑语,也有内心的酸楚;我们的周遭并非只有公平、正义,也有邪恶、丑陋。这些,都是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大疼痛!
我们不能忘记,忧患意识曾经在我们前辈的身体里流淌,激励、鼓舞他们走向精神世界的崇高!我们需要向前辈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直面现实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下去。
【经典回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战国•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品评】
历史上关于“忧患”的论述,在孟子的文章中首次出现。孟子关于人生价值观的论述,以忧患意识作为起跑点,由此构成了他的人生哲学体系,这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连线现实】
忧患意识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优秀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立足现代社会,认识和解读忧患意识,也应该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特征。当然无论什么时代,忧患意识都是一个人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种体现。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激浊扬清的正义立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忧患意识的精髓所在。
【针刺文一】
警惕阿Q式的精神腐败
耿法
美国记者斯诺在回忆录中说到,1930年,他在上海会见了鲁迅,谈及《阿Q正传》时,斯诺问鲁迅:“难道现在还有那么多的阿Q留下来吗?”鲁迅大笑起来,回答说:“更糟,现在是他们在治理天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