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40字。
浅谈关键词在作文审题中的应用
qinchuanhao@126.com
就作文题目的形式而言,题目可谓是形式多样,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如果考生被这些外在的东西给遮住了双眼,那么审题就麻烦了,可谓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作为指导教师理应为其擦亮双眼,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一些教辅教材,也对作文审题进行了一些讲解,但大部分都是对一些个案进行讲解,学生往往在每一个具体的题目,一看就明白了但一换题目就傻眼了,没有一种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做法,给学生一种方法,一种能够从操作步骤,也就是给学生一种信心,拿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知从何处下手,而出现偏题或跑题的情况。
结合自己在近几年的备考经验和一些成功同仁的做法,我也体会总结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自认为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一、对话题给定的材料进行分析。这里的分析要仔细,要明白材料有几句话,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二、找关键词。注意,关键词不等于话题题目,我们找关键词,不管话题是几个词,都要至少找出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关键词。三、针对这些关键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作文的主题。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是找出两个或三个关键词而不是一个关键词,很容易造成考生在构思的时候,思路可能出现偏离出题者意图的情况出现;另外,考生对原材料或原话题的理解不是很准确,那么只找出一个关键词,这时这个关键词是否符合出题者的意图,就会令人质疑。因此,找出两个或三个关键词就能极大地避免上述情况出现的机率。
就题目的形式而言,我们可以分为名言名句类、寓言故事类、讲述介绍类、词语或短语类和漫画类,下面我分别从每种类别中找出两个案例给大家讲解一下这种方法的使用。
一、名言名句类
题目一: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强。”
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
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隔断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
你怎样理解这三种看法,请从以上看法种选择一种或几种看法,以“门与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话题是:“门与墙”,并不是现实中的“门与墙”而是一个比喻性的短语,因为这里的“门与墙”是有寓意的:在悲观主义者看来,世界上有无数的墙;在乐观主义者看来,世界有无数的门,在现实主义者看来,世界则是由无数隔断的墙与沟通的门组成的。“墙”的寓意是“隔膜”,“门”的寓意是“沟通”。这样,材料的关键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