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县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10170字。梅县高级中学2008届高考热身考试题
命题老师:王金祥 (2008、6、2)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 25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作文纸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烙铁(lào) 剽窃(piāo) 模样(mó) 咄咄逼人(duō)
B.蹊跷(qī) 洗涮(shuā) 轮廓(kuò) 拾级而上(shè)
C.庠序(xiáng) 胜食(shēng) 句读(dòu) 经传(zhuàn)
D.砧板(zhān) 恫吓(dònɡ) 供职(ɡònɡ) 锲而舍之(qiè)
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去年,北京大学一批曾接受过社会无偿资助的学生成立了学生义务劳动服务队,队员表示,社会予以他们帮助,他们理应用义务劳动来 ______。
②公民见义勇为,是对政府职责“缺失”的实时、现场“补救”,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_____ 公民见义勇为的付出,包括医疗费、误工损失等。
③这项工作如果做得好,不但不会降低效率,______有助于提高效率。当然,如果采取平均主义的办法,是可能影响效率的。
A.回报 赔偿 而且 B.回报 补偿 反而
C.报答 补偿 反而 D.报答 赔偿 而且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人生道路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必须在那“一念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B.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全球变暖,如果南极大陆涣然冰释,那么许多岛国将因此失去生存的家园。
C.那位有“四川第一指挥家”之称的指挥对毛庆劳说:“你儿子的耳朵太好了,不搞音乐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D.这些来自北方的文艺家们对康有为的百年老屋特别感兴趣,对这座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品头论足。他们说,在北方根本看不到这样风格的建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时代》周刊评选出了2007年全世界100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项目,其中,即将竣工的北京奥运场馆“鸟巢”夺得建筑类最具影响力设计项目的桂冠。
B.马英九的施政方针深受台湾广大民众欢迎,因为它符合台湾民众希望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族群和平、不要内斗、不要撕裂、不要战争的要求。
C.自从1957年5月和平解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后,西藏人民就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天翻地覆。
D.刚刚过去的特大的我国南方罕见的冰灾雪灾,让我们记住了唐山市13位普通农民自费救灾的慷慨豪情,也让我们在这种可歌可泣的英雄义举中感受到了寒冬里特殊的温暖。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34分。
(一)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歌前两句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颂,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 _____ 。(《氓》)
⑵ ________________ ,与山间之明月 ________________ ,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
⑶故_____________ 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____________ ____。(《劝学 》)
⑷是故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22分)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寿卿,元侍御史。讷性持重,学问该博。至正中,举进士,任盐山尹,弃官归。洪武二年,征儒士十八人编《礼》、《乐》诸书,讷与焉。事竣,不仕归。久之,用四辅官杜斅荐,授国子助教。以说经为学者所宗。十五年超迁翰林学士,命撰《宣圣庙碑》,称旨,赏赉甚厚。改文渊阁大学士。尝寒附火,燎胁下衣,至肤始觉。帝制文警之。未几,迁祭酒。时功臣子弟皆就学,及岁贡士尝数千人。讷为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晷,夜恒止学舍。十八年复开进士科,取士四百七十有奇,由太学者三之二。再策士,亦如之。帝大悦。制词褒美。助教金文徵等疾讷,构之吏部尚书余熂,牒令致仕①。讷陛辞,帝惊问,大怒,诛熂、文徵等,留讷如故。讷尝病,帝曰:“讷有寿骨,无忧也。”寻愈。帝使画工瞷②讷,图其像,危坐,有怒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