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详解
作者:佚名 时间:2006/6/29 18:32:0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265
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的雕琢一块尚未完成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
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
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
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题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二、文题详解
1.文题由引述材料、话题和作文要求三部分组成。与广东省去年的高考作文题不同,去年是由提示语、话题和作文要求三部分组成。这两种话题作文命题方式各有千秋。有提示语的好处是能帮助考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话题,缺点是限制过多,不利于考生发挥;没有提示语的好处是限制少,留给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大,缺点是加大了考生理解话题的难度,也相应地加大了评改试卷的难度。
当然,“引述材料”对话题也有提示性,这是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不同之处。材料作文只能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提炼观点,然后成文;而话题作文既可以依据材料来理解话题,也可以仅仅就话题来理解话题。
就话题的表达来看,应该是有语法错误的,说成“雕琢出心中的天使”更合逻辑一些。下面我们通过抓关键词的方式,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话题内涵。
“雕琢”的理解。
依据材料理解“雕琢”,则有四个方面的含义。1、“雕琢”是手段、方法和行动。材料中的雕刻家通过雕琢这种方法,把心中的意念转换成了有形的、显在的、可视的雕像。据此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哲理:要把心中的天使转换成实际的天使,需要方法,更需要付诸是实际的行动。2、“雕琢”有一个成型的过程。材料中说雕刻家是“一刀一刀地雕琢”地,雕像是“逐渐成型”的。据此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哲理:雕琢心中的天使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步步雕琢而成。3、雕琢是把大理石的非天使部分去除掉,所以,雕琢还有去粗取精,去恶扬善而不断完善的意义。4、雕刻家心中先有天使,再一刀一刀地把心中的天使搬到石头上来,所以,“雕琢”还有用心、细心、耐心、苦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意思。
离开材料理解“雕琢”,可以引申为:实现、树立、成长、践行,等等。
“心中”的理解。
依据材料,应该是雕刻家的心中;不依据材料,可以是考生的心中,文中某个人的心中,或者,在一篇文章中,“心中”的归宿不断发生变化,都符合题意。
“天使”的理解。
先弄清本义。《现代汉语词典》:①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指神的使者。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着翅膀的少女或小孩子,现在常用来比喻天真可爱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子)。②皇帝的使者。依据材料理解“天使”,“天使”指可爱的小女孩,引申为可爱的、美的人、事、物。不依据材料理解“天使”,则“天使”是传播福音的使者,比喻“真、善、美”的化身。话题中的天使不是一种特指,应该理解为一个广义的天使,指美好的人、事、物、目标,等等。
2.话题要求的理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