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教你写作文之十七: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7/2 19:06: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090字。
  十七.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不厌修改
  鲁迅有这样两句名言:“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文章的得与失、好与坏、优与劣不是由上天决定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动笔之前要仔细观察,凝思结想;写好以后,要反复推敲,认真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其中确有值得深思的道理。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遍,认真地加以修改,然后发表。”如果“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学生学写作文,虽不是写什么“重要的”文章,但要写通顺,写得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写得有几分色彩,同样须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在修改上下功夫。
  文心絮语
  修改是文章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材料,再好的构思,写成文章以后总会瑕瑜兼有,修改,润色,就能成为佳作。
  事物曲折复杂,文章要准确无误地反映,很有难度。因此,人们要反复认识,反复思考,不断深化正确的看法,修正不妥的乃至错误的认识。修改文章也就是修改认识、完善认识,使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没有不在这方面下过功夫。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怎样对待修改的呢?根据唐彪的《读书作文谱》记载:“欧阳永叔为文,既成,书而粘之于壁,朝夕观览,有改而仅存其半者,有改而复改,与原来无一字存者。”列夫?托尔斯泰是大文学家,《战争与和平》是巨著,据说改过七遍。《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开头部分修改了12次。《复活》写了10年,其中玛丝洛娃的肖像描写就修改了20次,肖像描写用的字不过只120个左右。郭沫若写文章是快手,人们往往误解为他的文章都是一挥而就的。其实不然。有人问他什么是剧本创作,他回答说:“改、改、改、改、改、改、改,写剧本最重要的是多改。”显然,他写的《南冠草》、《蔡文姬》、《屈原》等等历史剧剧本也是改出来的。由此,我们可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文章必须修改,修改才会出佳作。文学家长篇巨著都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精心修改,我们学写短文更应在这方面多实践,多从中体会写作的道理。
  文章修改包括哪些内容呢?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一检点。气有不顺处,须疏之使顺;机有不圆处,须炼之使圆;血脉有不贯处,须融之使贯;音节有不叶处,须调之使叶。如此仔细推敲,自然疵病稀少。”文章初稿完成,须从头至尾检点、修改,要顺气、圆机,贯血脉,叶音韵。也就在文章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上要下功夫。
  有时,由于作者主观或社会客观上的原因,对原作大大修改,甚而至于推倒重来,重新写作。如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初稿题名为《两段婚姻》,写的是家庭悲剧,是“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全部悲剧”。写完以后,列?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作品缺乏深度,于是对人物、结构、故事情节重新构思,作很大改动,写成了社会悲剧。由于大幅度修改,主题大大深化。可以设想,如果不是作者主观上不满意,不花大气力修改,这部著作也就难以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了。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原是3000字的散文,由于发表时篇幅上的限制,《人民日报》文艺部要求将该文缩到2000字以内,这样,作者就须重新构思,用最经济的手法勾勒出两次考试的场面,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引人入胜。修改的效果良好,何为在《散文与我》的文章中深有体会地说:“文章有时候确实是改出来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