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教你写作文之十八:才思敏捷,倚马可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7/2 19:09: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870字。
  十八.才思敏捷,倚马可待——下笔快速
  许多人在小学读书时就知道七步诗的故事:魏文帝曹丕限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诗,如果做不到,就要动大刑法。东阿王应声吟成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的另一说法是:“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之内就写成诗,而且那么切合实际,那么委婉地表达内心的痛楚,真可谓才思敏捷。这是写诗的快速例子,写文章快速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倚马可待”。《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东晋权臣桓温北征鲜卑,立刻要发一篇露布文(一种紧急文书),命从征的袁虎倚马前操笔,袁虎运笔如风,一气写下七张纸。下笔如此快捷令人惊叹。今天,时代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做事需要高效。在社会上繁忙紧张的工作交往中,主事的、办事的在动笔方面多少也得有点“倚马可待”的本领,能在信电交往中迅速写成准确无误、明白晓畅的文字以灵通信息,决断问题。由于社会上有这种需要,训练快速作文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文心絮语
  快速作文要求写作速度快,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相当字数的文章,而且须符合要求,并不是草草了事。自古以来,人们对一口气能下笔成文的人从来是高度赞赏的。翻一翻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到近代易宗夔的《新世说》等笔记文中关于“文学”、“捷语”、“夙慧”等门类中的一些记载,就可知道。人们常把下笔成文说成是天才的事,似乎一般人难以高攀。甚至有人说,别说作文,即使抄书,一笔下去不改一字也做不到。其实不然,才思敏捷固然有某些先天的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平日的严格训练。
  中国有一本传统的蒙学课本,教儿童识字的,叫《千字文》。这是一本公认的编得好的识字书,从南北朝一直到清朝末年,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为世界上现存的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全书1000个字,基本上不重复,四字一句,每句成文,前后连贯,还要押韵。内容包括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写这本书用了多少时间呢?据唐代李绰的《尚书故实》记载,作者周兴嗣写这本书用了一个晚上,所谓“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真正是快速作文。尽管这本书有封建社会的烙印,但反映了作者知识积累丰富,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细致深入。如文中有:“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自然景物被描绘得优美清新。又如:“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再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这些话在今天也还有积极意义。如果作者缺乏必要的知识,不懂得音韵,别说一个晚上,十个晚上也不见得编缀成篇。“鬓发皆白”形象地说明了殚精竭思编写文章的艰辛。话说回来,如果平时没有深厚的功底,鬓发急得再白也无济于事。
  能不能写好快速作文,关键在平日能否注意积累,注意勤练。有一位名书画家说过:成为艺术家之先必有一个勤学苦练的阶段。只有勤学苦练,多方实践,天长日久,方能力到功成,挥洒自如。如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在大同殿壁上作画,一天就画成嘉陵江三百里锦绣风光,由此可见平日功力的厚实。以彼喻此,快速作文同样道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