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9390字。
昆明市2008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5小题,共8页。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1•“灾难无情人有情”。请你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用正楷书写在“田”宇格里送给四
川地震灾区的同胞。(2分)
(I)真情无疆界,大爱越时空。 (2)我们手牵手,风雨一起走。
2.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
(I)惬意 惆怅 消声匿迹 脍炙人口
(2)邂逅 烦燥 骇人听闻 情不自禁
(3)蜿蜒 亵渎 融汇贯通 走投无路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5题。
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树便可以成长。那种成长是自然而从容的,我们丝毫看不
见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其实,那突然冒出来的一片嫩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无
不说明它们确确实实在成长着。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夜晚,它们聆听星星的喃喃
低语;白天,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喜悦。它们在清风中歌唱,在 ,
在 ,它们快乐地成长着。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
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子的,我
们便用来造房子。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可以当作肥料。没有人说哪一棵树是没有用的。
对于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让孩子们像树那样成长,多好!
3.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①一缕 ②嫩叶 ③婆娑
4•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
5•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2分)
—————————————————————————————————————————
语文试卷•第l页(共8页)
6.按要求默写((7)小题3分,其余小题每题l分,共10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5)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6)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古代文人常用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_ , ”
的语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高远的志向;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
中,用“ , ”的诗句,表现了自己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慷慨赴死的决心
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
(8)“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连续
的两句: , 。
二、阅读理解(含7~23题,共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按要求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