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短诗五首》教学实践与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13 8:58: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20字。《中外短诗五首》教学实践与反思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 谷云峰
  新课标实验课本必修1第一单元是现代诗歌,作为一种尝试,我对《中外短诗五首》改变了一下教学方式,把前四首以学生讲解为主,教师穿插引导为辅。虽然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模式,但是对于刚刚踏上讲台的我来说,却是一个新的尝试。
  一、教学实践
  1、预习阶段:
  首先根据自己的备课和个人解读,对每首诗的赏析提出了几个问题作为他们讲解的思路。例如:对于《错误》这首诗,“错误”究竟何指?,假如把这首诗看成一个美丽凄婉的故事,那么本首诗的开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似莲花的开落”两句应该放在诗歌中的什么位置?请分别从抒情诗、爱情诗、哲理诗的角度分析《断章》这首诗。这是我对同学所提的要求,我自己呢,则是比以往主要由自己讲解时还要多细心几倍的准备、赏析这几首诗,因为此前虽然也要认真备课,但是那时主要的他们还是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但是现在这种较为开放的教学,学生们一定会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作为一名老师我就有责任为他们解答他们对诗歌赏析之后所存在的所有问题。(此前,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其实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是在高一(6)班,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老师说艾青的父母是因为艾青‘克父母’才把艾青送走,那么为什么后来又要把他接回去呢?”我当时愣住了,因为无论是我们老师自己还是所有的参考书都没有提过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有些简单了吧,简单到我们已经忽略了它。当时我甚至是狂喜的,我为自己的学生能够在我的课堂这样乐于思考而高兴!因此一反面我高度赞誉了它的善于思考,另一方面,我把这个问题作为高一(6)班、(7)班、(19)班的思考题,请大家一起思考。)
  二、缓冲阶段
  利用早自习时间让同学们朗读与体味几首诗歌的意象与情感。
  三、实施阶段
  (由于三个班的进度与实施情况基本类似,因此以高一(6)班为例。)
  1、《断章》:
  问题:从抒情诗、爱情诗、哲理诗的角度分别赏析这首诗歌。
  在抒情诗的角度借读上,各位同学基本上都能够体会出那种意思,但深度不够,我在学生讲解完之后,针对李健吾先生的对于《断章》的评价以及诗人本身的反驳,提出了“装饰”论,同时指出诗人和李健吾先生都有各自的道理,对于诗歌的解读本身就无固定的所谓“标准”答案可言,诗人本身的解读也未必就一定是对的,只要言之有据,那么你对于诗歌的解读就是一种成功。
  在爱情诗角度上,开始我还有一丝顾虑,因为对于这个角度虽然传统讲法上是说诗人对于一个女子的依恋与爱慕,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解读这,我却也从中读出了“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这种现代爱情中的无奈。到底这些是不是应该向刚刚十五六岁的学生讲解呢?学生们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对于诗歌的解读的思路的开阔又一次出乎我的意料。在此之后我也就根据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正视这个目前他们还不能涉足的情感。
  关于哲理诗的角度,出现了一个失误,我没有想到的就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学过甚至没有接触过哲学,那哲理又从何而来?因此在这个问题的解读上,同学们出现了盲点,即使少数同学答出了答案,也主要是参照了参考书的。为此在这个本来打算一带而过的问题上,我又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2、《风雨》:
  本首诗理解难度不大,因此在同学们讲读之后,我主要是借鉴了室友吴浩学老师的方法,请男女同学交叉朗读,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