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预习问题的设计策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9 22:04: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60个字。 
  谈预习问题的设计策略
  广东省普宁市大坪中学
  余石磊
  预习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在新课程理念观照下的今天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教学机制来看,预习是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前提,预设指向结果,生成指向过程。预习设计是教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产生了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有怎样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学生的阅读体验作出假设,这些才是课程预习的基本依据。从学习主体来看,它包括兴趣与动机的准备、思维方式的准备和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准备。其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积极主动的自我构建。
  一、预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的预习阶段,存在许多不足、空白乃至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五方面:
  1.预习内容单一。布置学生预习时只要求学生看教材,而不要求看其他的有关书籍,更不用谈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与文本有关的其他资料。预习时没有针对重点、难点,没有来自教材外围的全方位包抄,更没有来自作家背后的知人论世式的背景材料的准备。因为预习内容单一,导致预习范围过窄,使预习既没有针对性,也缺少深度与广度。
  2.预习形式单一。有些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每次内容都千篇一律。既不涉及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不涉及对文本的质疑问难,更谈不上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带动或促进预习。一般都只停留在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新词上。这种预习既没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没有灵活多样的形式,学生当然没有兴趣。这种预习,教师是例行程式,学生是应付了事,收效不大。
  3.预习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嘴上喊预习课文,而事实上对学生该预习什么、怎样预习、为什么要预习,并没有仔细琢磨,当然也谈不上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所以只好让学生看书,看书,再看书。看什么?当然是教材。可是,要怎么看、看到什么程度,没人管。甚至学生是否预习,教师也没有办法落实,更无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反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