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二首》课文全解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10 17:12:3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60字。
  古代诗歌二首(《归园田居》《山居秋暝》)课文全解
  一、《归园田居》(其一)
  【注释】
  (1)适俗韵:适应世俗的气质、品性。
  (2)丘山:指大自然。
  (3)尘网:世俗的罗网,比喻仕途,官场。
  (4)三十年:疑当为“十三年”。陶渊明从29岁出仕江州祭酒,至词彭泽令归田,前后恰好十三年。此两句意谓偶尔失足误落仕途俗网,光阴虚度一去便是十三年。
  (5)羁鸟(jī):被束缚在笼中的鸟儿。
  (6)故(gù)渊:以前的池水。
  (7)守拙(zhuō):保持拙朴、愚直的本性,即自己不肯投机逢迎,不善与做官。
  (8)方宅:住宅的四周。
  (9)荫(yìn):覆盖、遮盖。罗:排列。此两句意谓浓绿的榆柳覆盖着后檐,香艳的桃李罗列在堂前。
  (10)嗳嗳(ài):昏暗不明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缭绕的样子。
  (12)墟里:小村落。
  (13)虚室:虚空闲寂的居室。
  (14)樊(fán)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告别旧我的宣言,也是迎接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赏析两篇】
  (一)
  《归园田居》共五首,作于辞彭泽令归隐田园的次年(406)。是年,陶渊明四十二岁。陶二十九岁初仕,始终不得志,几仕几隐,自从彭泽弃官归隐,便再未出仕。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归田后的欢悦心情,描绘了和平怡静的农村景物,表现了诗人摆脱官场羁绊后的闲情逸趣,从侧面批判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是诗人对自由欢乐生活的热烈追求。全诗分为两层。
  第一层(“少无适俗韵”——“池鱼思故渊):先叙归隐原因,以及表明自己的禀性与世俗不相适应。开头两句明志,表现了诗人对世俗之鄙视,不能与习俗同流合污,要与大自然相爱。诗人孤傲性格跃然纸上。“适俗韵”指适应世俗的性格。“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诗人对参与官场生活的悔悟,官场生活与他的本性相违,竟蹉跎了他多少美好的时光!诗人自小生长在庐山、彭蠡湖(即今鄱阳湖),优美的环境陶染了他“性本爱丘山”的气质。污浊的现实使他愤愤不平,这都加深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他十分悔恨没及早下决心归隐。他把尘世视为“罗网”,认为自己出仕是误落“尘网”,在其中挣扎了那么久而不知觉悟。“一去三十年”,可以理解为是“十三年”的误写。因为作者自太元十八年(393)初仕为江州祭酒,到彭泽弃官,共十二年。诗作于次年,正好十三年。但理解为“三十年”似更妥。出仕十余年,而夸言三十,极言其久,更觉出作者的悔恨心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诗人以笼中之鸟怀恋往日林中的自由,以池中鱼思念过去江河的自由自在作比,则进一步表现出作者的悔恨和对归隐之向往。这六句诗,两句一层,追述往昔,悔恨出仕,向往归隐,既交代清楚了归隐的原因,也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