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650字。
论证过程模式化训练
明确考纲要求
基础等级(D):内容充实。发展等级(D)深刻: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要求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观点,论证过程富有逻辑性。
论证,就是议论文中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基本论证方法由论据性质决定,用哪种论据支撑论点就使用哪种论证方法。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很多同学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也有为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材料,可是就是不会论证,或者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论证方法。
其实,一个观点,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论证的,正如俗说所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练习】
请看下面短文《学习是必须循序渐进的》,每段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循序渐进,是学习上的一条规律。为什么呢?这首先是知识本身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所决定的。任何科学,都有各自的基础知识,“高、精、尖”的知识是基础知识的加深和发展。因此巴甫洛夫告诉我们:“你们要想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其次,从人的认识规律看,也决定了学习必须循序渐进。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人们的认识,无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强调循序渐进的学习,是完全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理论论证)
伟大的文学家,启蒙课是认字、写字;杰出的数学家,也必须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学起。当我们赞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不朽画幅时,可别忘了它们的作者达•芬奇拜师画蛋的经历;被誉为当代活武松的名艺人盖叫天,如果不经过撑火柴棒练圆睁、绑尖竹片练腿功的基本训练,又怎么能在表演艺术上达到如此妒火纯青的境界?(举例论证)
学习知识就像盖房子一样,先要打好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记得《百喻经》里有则寓言,说是有个贪婪而又愚蠢的财主,羡慕人家盖的三层楼房,也照样想修一幢。可是当工匠在地上垒砖的时候,他却发怒了:“我不要下面的两层,还是给我盖上面的一层吧!”一哂之后,不是也令人深思吗?那些在学习中好高骛远、幻想一步登天的人,不是很有一点“悬空造楼”之嫌吗?(比喻论证)
达•芬奇由画蛋开始练习作画而终于成为文艺复兴时的一代宗师,他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对我教育很大。我自幼酷爱文学,渴望将来能成为一位作家。但当我的作文刚刚有点进步时,就骄傲起来,对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便瞧不起了。语文教师那细心的讲解,在我看来成了多余的絮叨。我已不屑于写旨在练习基本功的作文了,心高气旺地做起长篇小说来。结果当然是逃脱不了违背规律的惩罚。失败和挫折教育了我,达•芬奇的事迹启示了我:循序渐进。按规律办事,从“画蛋”开始!我坚信:光辉的未来,便会定如蒙娜丽莎那动人的微笑。(联系实际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下面探讨如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观点,如何使论证过程严谨周密。
一、论证方法及要求
1、例证法及要求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事实胜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因而几乎每篇议论文都少不了它,特别是论证新颖的、有指导意义的论点,更需要多用它。
2.引证法及要求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它的好处是丰富论证的内容,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对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使文章增添色彩,提高分数档次。
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是指直接摘录原材料的有关词句,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引用时用引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