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90字。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学习
奇台县碧流河中学 樊雪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呼唤我们要转变观念,实行民主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相互切磋,共同研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合作学习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是目前许多学校教师多采用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方略。它特别强调教学动态因素(教师、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在师生关系上,把原来的“权威——服从”变成“指导——参与”的新型关系。在教学评价上追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境界。
合作学习有多种形式,基于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因素,可采用分小组学习尝试。“小组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把学生分成四人异质小组(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成绩、爱好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异质搭配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帮助下进行语文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是集中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取长补短,加强交流、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加快学习进程的一种学习形式。可以说,小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克服学生不良心理,加快教学进程的需要。
小组学习集中体现了“精讲多练”的原则,把“练”放在突出的地位。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学生学”为主,学生是探讨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角,以“教师讲”为辅,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导演的角色。学生能自学的就让他们自学,实在弄不懂的或学不到的,老师再讲,是先学后讲。一般的教学是老师领着学生,按老师的思路走,而小组学习是老师给了目标,让学生自己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小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一般越是高年级课堂发言的学生越不多,一是不敢说,怕伤自尊。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自我意识,又很自尊,他们在一般场合很能说,而且说的很热烈,但在课堂这种正式的场合,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中,就有一种紧张感,生怕自己说错了别人笑话,倒不如不说,教师在启发、引导上费很大劲,花不少时间,影响教学进程。二是发言机会少,教师即使正确地使用了启发式教学,提出了恰当的问题,短短40分钟课堂内也安排不了多少人发言,这样学生锻炼的机会就少了。而小组学习,学生面对都是彼此熟悉的伙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