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70字。共2课时。 《边城》教学设计
教授对象:高中二年级
课型:自读课文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
①. 知识目标:自读文章,了解小说内容,体会小说中湘西的风土人情。
②. 技能目标:揣摩词句,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和叙事手法。
③. 情感目标:感受鉴赏,理解小说人物中体现的人性美。
【教学重点】小说主旨及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人性美及其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自读文章,了解节选部分主要内容。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边城》相关信息及主要情节。
3. 查阅字典,了解和熟悉文中的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作者简介(3分钟)
沈从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2. 湘西简介(2分钟)
要点:①.美丽的自然风光;②.落后的社会经济(老少边穷地区)。
二、解读环节(35分钟)
1. 《边城》简介
板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