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模拟考试卷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10170字。陕西西工大附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模拟考试(一)
试卷说明:本试卷总分150分,标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A.商埠(bù) 稽私(jī) 亘古及今(gèn) 不落窠臼(kē)
B.花蕾(léi) 罹难(lí) 荦荦大端(luò) 韦编三绝(wéi)
C.抽搐(chù) 戕害(qiāng) 畏葸不前(xǐ) 纵横捭阖(hé)
D.粮囤(dùn) 栽赃(zāng) 联袂(mèi) 喁喁私语(yó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只有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让刚性的法律成为保护农民的权益的“尚方宝剑”,让基层群众的维权之路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平坦。
B.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应该懂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过“目不窥园”吗?
C.他凭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个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D.记者最近在一些县市农村发现,少数学校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危房改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乱花钱”的倾向。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态度,一味请求上级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资金困难。
3、一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前当的一组是
。比如青春,这个曾经被我们无数次吟诵、无数次咏叹、无数次自作多情的美丽字眼,当我们拥有它时,总不免出奇地慷慨, ,一旦意识到很快就要挥手作别时,我们才摹然醒悟, 。
①越是失去之后才显示出价值的东西越是珍贵的东西
②越是珍贵的东西在失去之后越显示出它的价值
③犹如百万富翁一掷千金般的挥霍无度
④犹如一个一掷千金、挥霍无度的百万富翁般
⑤一个多么凝重而悲凉的时刻降临了
⑥一个多么凝重而悲凉的时刻到来了
A.②④⑤
B.①③⑤
C. ①④⑥
D.②③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B. 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的主题的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 目前短消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现在的SMS(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2.5G的MMMS(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二、(9分,每小题3分)
教育创新的基本定义
人类学家伍兹把创新作为文化变迁过程,经济学家熊彼得等人认为创新是把新函数引入生产的过程。依据这些研究,笔者认为: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一种新的观念和体制或方法,促使教育产生____的过程。主要有六种方式:(1)推行一种新制度、新体系或新教育模式;(2)采用一种新教育观念或新理论:(3)开发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领域;(4)发现并应用新的教育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5)发现或推行新的教学方法或技术手段;(6)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投入体系。教育创新引发教育进步。研究表明,一种教育创新至少要引发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教育与文化包括经济作用方式的演进,或在作用方式、方向以及作用的水平上的转变或变革;二是教育内在结构的演进,如教育制度、专业结构等作用方式的转变;三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学生和学业方面的转变。
教育创新不同于一般文化创新但与其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首先教育创新来源于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从而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培养更多更好的新经济要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