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2 10:27: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20字。《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苏东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
  2 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 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教学过程:
  1.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幼年承受家教,深受起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其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嘉祐二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他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起用反变法派司马光为相,苏轼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但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出知杭州。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又得势,苏轼再遭打击,被一贬再贬,由英州(现广东英德)、惠州(广东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现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还,次年病故于常州。谥“文忠”。
  苏轼散文、诗、词、书、画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散文叙事准确,写景生动,论理透辟,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诗清新豪健,挥洒自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传诵千古。
  词致力于内容与形式的革新,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词风,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风靡一时。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书法取法颜真卿、杨凝式而自创“苏体”,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画善画竹及枯木怪石,有《竹石图》传世。
  2.背景
  这首词写于1082年(47岁),当时苏轼由于王安石变法,被新派官僚罗织罪名,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很苦闷,经常游山玩水以排遗。苏轼在7月和10月,曾两次游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长江中游一带称赤壁者有四五处之多,而赤壁之战的赤壁应在湖北嘉鱼、蒲圻东北。有人认为苏轼游黄州赤壁而写《赤壁怀古》是搞错了史实。其实不然,苏轼在这里决非斤斤于史实的考核,“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人道是”三字就说明他不过是姑且借此地名而发思古之感慨。苏轼在《杂记》中曾明确说他并不相信此地为真赤壁,只是与朋友“因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坐念孟德公瑾如昨耳!”这些明确地告诉我们苏轼写《赤壁怀古》词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3.鉴赏
  词从赤壁之下的长江写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东去的大江和滚滚的江浪,既是眼前的景色,又是一种暗喻,喻指时光的流逝。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早已有这样的感慨。苏轼登赤壁临长江,自然会由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到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流光,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渐渐销声匿迹,不复有当年的光彩,真正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又有几个呢?但是这样的人还是有的,周瑜就是一个,这几句为下文赞美周瑜作了准备。
  词一开始就不同凡响:一派江水,千古风流,无穷感慨,和那种模山范水的诗句迥然不同。让人感到词人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看得远,想得深。“浪淘尽”,据《容斋随笔》所记黄山谷书写的《念奴娇》墨迹,作“浪声沉”。文字虽不同,意思却是一样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几句由大江引出赤壁,由千古风流人物引出周郎。据考证,赤壁之战的战场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三十六公里,长江南岸。苏轼写这首词时正谪居黄州,他所游的赤壁在今湖北黄冈县城西门外,原名赤鼻,亦称赤鼻矶,断崖临江,截然如壁,色呈赭赤,形如悬鼻。词人用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