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循意象,渐入意境——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方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12 7:37:4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30个字。
  依循意象渐入意境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方法
  作者:邱玮
  【内容概要】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是中考的重要题型,侧重从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以主观题型为主。此文针对中考的古典诗歌鉴赏方法作一番浅述,以期为考生与执教老师提供些帮助。
  【关键词】
  诗歌意象诗歌意境想象
  【正文】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中考重点题型之一。由于古典诗歌离我们年代较远,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学生很难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下面我就古典诗歌鉴赏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让学生依循诗歌的意象,体验作品的情感。
  “意象”一词,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刘勰《文心雕龙》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意象,简言之,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是外延极广的概念,除了诗人以外,可以是植物,如花草树木;也可以是动物,如飞禽走兽;可以是一切自然景观,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是人。用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话来概括,就是“万象皆宾客”。
  一般来说,物是客观存在的,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也就是刘勰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所谓意想,就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物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均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观,而是浸染了词人的哀伤与愁思。又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杏花春雨”等意象,它们是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物”。
  (一)意象的归类:
  1.不同意象表达同一情感。如:
  表离别的——杨柳/兰舟/长亭/芳草
  表思乡的——明月/沙鸥/古道/深夜
  表爱恋的——杏花/红豆/桃花/红烛
  表孤苦的——梧桐/细雨/孤雁/鸳鸯
  表高洁的——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明月/玉
  表失意落寞的——浊酒/残阳/荒芜/落叶/孤舟
  ……
  2.同一意象表达不同情感的。如: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衰败萧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