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90字。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话题作文导写
【题意解读】
这个话题,当属条件类话题作文。写作本文,关键是读透两个条件:
关键词一:“春天”,所叙之事,必须发生在春天;抒发感情、生发议论都必须关联“春天”这一季节主题。
关键词二:“不寻常”,就是不同于其它季节,不同于以往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发生的不寻常的故事,体会到耐人寻味的感受,或者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收获。
这个话题作文的亮点,在于写好这个“不寻常”。
我们可以从“春天的故事”这一角度构思。在某一个春天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可以是自我,也可以是他人。这一种经历,这一幕感动改变了我的生活,启迪了我的思想,丰富了我的智慧。这就是一种“不寻常”。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追求“不寻常”,而虚构离奇夸张的故事情节,失去了真实的生活基础,反而成为文章的败笔。
我们也可以从“春天的情怀”这一角度构思。这个思路应该贴近一般同学的写作与生活基础。因为,春天的记忆,总是大同小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走进春天,拥抱春光,总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那么“感受的不寻常”就有文可写了,每一个人面对大好春光总是有着不同的感受与丰富绚烂的遐想。特别是能结合微型故事生活细节写出别致的春天情怀,文章更为动人。
需要提及的是,对社会时事关注较多,能够及时捕捉到时代焦点、把准时代脉搏的同学,不妨结合“不寻常的春天”写出充满时代气息的鲜活文章来。如“春天”总是与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紧密联系在一起。如“爸爸种田再也不交税”、“家乡开建新农村”、“今春上学不交费”等都是发生在春天的时事身边事。以小见大、扣合时代总是能给人阅读的新鲜。
迟到的春天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黎明前的黑暗是为了等待破晓的曙光;密林下的绿荫是为了抵挡夏日的骄阳;或许那寒冬中的冰雪正是为了验证生命的重量!
第一场白雪飘下,欣喜。
第二场风雪袭来,惊奇。
第三场暴雪肆虐,震憾!
暴雪把江南的土地覆盖,但风中却飘起了绿丝带,那是冬与春的相牵的纽带;暴雪把南方的电路断开,但是空中却站起了营连排,那是春天的力量在抗灾。
寒风中,有站着熟睡的脸庞,那是除冰的战士在风中屹立,他们再累,却也舍不得躺下。雪地上,有三个落下的安全帽,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主人身边,因为主人已将满腔热血洒向了大地,于是它成了雪地中独树一帜的风景。电塔虽然倒下,但是有不惧生死、奔赴抗击冰雪一线的中华儿女让它重新站起,那输送的不仅是电,更是颗颗真心与真心的串联。
因为我们万众一心,于是看到了除夕夜的万家灯火;因为我们十指连心,于是春风中开动了畅行的列车。
大雪纷飞,纷飞的还有人民抗灾的激情;傲雪迎春,春天早已提前在中国人的心里扎根。
今天,冬去春回。
四季轮回,这是不变的法则;但多久的轮回才能有今天这样的一次心动?站在冬天与春天转角的地方,站在一段生命与另一段生命的罅隙,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春天来了,虽然今年的春天来得很迟,但春天毕竟是来了。
请看:
春风已把柳梢染绿,大雁在天空写下了回家的惊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花的洪流,奔泻着酩酊的芬芳,冲毁了冬的镣铐。握着阳光的手,叩响了春天的门环。
点评
初读本文,似乎有离题之嫌。细想,感叹作者的构思的巧妙。题为“迟到的春天”,本就赋予春天不寻常的意义;从名句开篇,开始对冬雪的描写,引出“抗冰救灾”的时事,作者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展示了抗冰救灾中几个感动中国的细节。而“大雪纷飞,纷飞的还有人民抗灾的激情;傲雪迎春,春天早已提前在中国人的心里扎根。”一句则巧妙过渡,转入对春之叙说,简笔绘春景,而重在写迟到的春天带来的感动。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一场暴雪寒冬,迟到的春天便因此而有了更为不寻常的意义。
春天的故事
“现在播送天气预报……后天晴,东南风,五级……”电视机里传来播音员柔和的声音。
书桌旁,女孩正埋头写作业,黄黄的灯光将她的身影倒映在墙上,一串风铃淹没在影子中,一动也不动。隔壁,妈妈坐在沙发上看完了天气预报,等着电视剧的开始。然而,在电视剧即将开始的前一秒,她反射似的跳起来,拖着鞋噼哩叭啦地进了厨房。
一会儿,浓浓的奶香弥漫了整个房间。她端着牛奶,轻轻踱到门口,慢慢开门。女孩听到动静,抬头看了一下,重重地打了一个哈欠。
牛奶放在桌上,女孩怯怯地问:“我能睡了吗?”
“作业做完了吗?”
“做完了。”
“拿来,给我检查。”
女孩把作业本递过去,封面上清晰地写着“初中二年级”。
“我布置的呢?”
“差不多了。明天做吧,我好困。”
“不行,只有一年就中考了,不勤奋怎么行呢?”
她关了门出去,临走时看了看闹钟: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