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一中2008-2009高三诗歌鉴赏专题——鉴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学案
- 资源简介:
约2830字。
江苏省常州一中2008-2009高三诗歌鉴赏专题
——鉴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学案
第8课时运用典故和细节及对比和衬托表现手法鉴赏
【经典题例】
例1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例2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表达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经典解答】
例1.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例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思想感情。
【特别提醒】
古代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典故的思想与诗的思想紧密相连。
用典的效果: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用典能使诗歌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咏史言志。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