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虚构”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23 11:26:5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610字。
  小说欣赏第八单元“虚构”同步练习
  长沙市六中陈爱民cam9509@163.com
  单元目标
  1.领会作品《沙之书》《骑桶者》的内容与题旨;
  2.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3.了解“虚构”“事实”“真实’“想像”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4.培养写作中的虚构能力。
  话题理解
  【知识梳理】
  1.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原始民族,穴居野处,见天地万物,变化不常——如风,雨,地震等——有非人力所可捉摸抵抗,很为惊怪,以为必有个主宰万物者在,因之拟名为神;并想像神的生活,动作,如中国有盘古氏开天辟地之说,这便成功了‘神话’。从神话演进,故事渐近于人性,出现的大抵是‘半神’,如说古来建大功的英雄,其才能在凡人以上,由于天授的就是。例如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之的话,都是和凡人不同的。这些口传,今人谓之‘传说’。由此再演进,则正事归为史;逸史即变为小说了。”
  鲁迅认为小说起源于,而神话则起源于。也就是说,从源头上来说,小说就和密不可分。
  2、梁代萧统《文选》中把文学定义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①、萧统的这个定义的正确解释是什么?
  ②这个定义所指出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小说家对待虚构,往往有三种态度。一种是,如博尔赫斯;一种是,如塞万提斯;还有一种是,如卡夫卡。
  4、有人说,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也有人说,真实是文学的生命。高考也要求写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不能胡编乱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文学作品中真实和虚构的问题呢?
  5、传统小说家常常愿意极力向我们再现出一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是现实的,才可能是真实的;他们把真实与事实完全当成了一回事。其实,事实并不等于真实。事实是常识,真实却是对这一常识的理性化飞跃,我们常常将其叫做真理。如当我们说“太阳是白东方升起的”时候,我们只不过是在说出一个常识,而当我们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之时,我们其实是在表达一个真理。因为前一句话里并不包含我们个人的独特思考,它没有传达出对人生具备启示意义的东西;而后一句话里却蕴涵了深远的意味,让我们透过庸常洞察到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你能根据这些道理,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吗?
  6.选出下列对于“虚构”的说法不当的一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