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00字。
读《伊索寓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
2.体会文章幽默反讽的效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透过句子表面,品位句子的深层意味。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伊索寓言》作为一本寓言故事集,通过简单的故事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我们普通人读它,在若有顿悟之时,也许只会一笑了之。然而,文豪钱钟书却读出了自己独到的东西,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读〈伊索寓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钱钟书,走近他的《读〈伊索寓言〉》
二、介绍作者及《伊索寓言》相关资料
★寓言,一种带有劝喻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将动植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被释放的奴隶伊索所编,收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经后人陆续加工,以诗或散文形式发表,共350余篇。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及生活教训、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研究家、作家。30年代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5年与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同年赴欧洲留学,1938年回国,曾经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担任外文系教授,曾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多项社会职务。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篇》学贯中西,治学严谨,享有盛誉,低调谦和,钱钟书与夫人杨绛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可谓模范夫妻。
三、选讲《伊索寓言》中经典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字词整理
厌恨怜悯阅历信而好古思慕衰朽历程发迹衣锦还故乡高超出世卖弄风雅
狂吠星象失足下野坐井观天恼羞成怒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问信而好古失足下野屈尊下顾
二、分析课文
(一)结构研讨
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读后感的一般结构为“导入——读后之感——总结”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1~3两段,紧扣文题,由读伊索寓言引发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为4~12段。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