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40个字。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四部曲
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中心中学王绪利邮编:277513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具有日常用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侧重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尤其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以至使部分学生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口头表达出现弱化状态,形成一种“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嚅”的过于拘谨的性格。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交流的增多,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欲审其德,问以行:欲审其才,问以言”。具备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说”的作用和意义,把它提高到教学日程上来,克服片面认识,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搞好“说”的训练,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可按四个步骤,对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性训练。
激发兴趣,诱导学生想说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在对待感兴趣的问题上,才愿意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所以引导学生想说,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以愉快的心情,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探讨、研究,尝试回答各种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想说”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引起学生“想说”的兴趣呢?我认为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课堂提问,‘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采用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耐心鼓励学生去说。如我在教学《我的老师》一课时,就注意了用“情”激发学生情趣。在讲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描绘出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的肖像:2、这位老师是怎样对待学生的?3、自己对这位老师的感情如何?通过这三个问题,引起学生对自己喜爱的老师的怀念。对自己尊敬的人,对自己熟悉的事,学生表述起来当然是饶有兴趣的。于是,我就让平时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口头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以肯定。然后,我紧接着把话题转到课文上来,让学生找出“文中蔡芸芝先生的肖像”、”蔡芸芝先生是怎样对待学生的”、“文中的‘我’对蔡先生的感情如何”等问题。并让学生在课本上标出相关的语句。然后让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我再给予补充、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