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家——朱自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9/26 20:2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1934 年11月,作杂论《文言白话杂论》。载本年《清华周刊》第四十二卷第三、四合刊。该文反对“白话文是美术文,文言却是应用文”的说法,指出白话将全面取代文言。<br>
1935 年1月,作语文杂论《 论别字》。载本年《独立评论》第一三九号。该文分析了大量存在的别字现象,进而探讨了汉字改良的方向和方法。<br>
1938 年12 月,作杂论《新语言》。再次年《今日评论》第一卷第一期。该文回顾分析了“五四”以来中国语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指出,只有通过继续努力,使文言现代化,白话现代化,才能实现“文学的国语”。<br>
1939 年7月,作语文杂论《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载本年《今日评论》第二卷第五期。<br>
1940 年6月,发表语文杂论《文字改革问题》。载本年《今日评论》第三卷第二十四期。该文从学术的角度,分析了汉字拼音化存在的问题,觉得不主张汉字拉丁化的观点,也有一番道理。<br>
1940年6月,发表论文《文病类例(词汇)》。载本年《国文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第四期。该文具体分析了学生在语文运用中的用词错误。<br>
1940年9月,发表语文杂论《诵读的态度》。载本年《中等教育季刊》第一卷第一期。该文细致分析了国文教学中在诵读方面的种种偏差,指出:“不求甚解”的方法,以诵读为修养手段的方法,死记硬背的方法,断章取义的方法,都不是健全的诵读方法,正确的方法“得采取分析的态度。词义、句式、声调、论理、段落,全篇主旨,都分析的说明,比较,练习。<br>
1941 年2月,发表《〈古诗十九首释〉前言》。载《国文月刊》第一卷第六期。该文陈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即在于通过分析《古诗十九首》这样我国最早的五言诗,“帮助青年诸君的了解,引起他们的兴趣,更注意的是要养成他们分析的态度”。<br>
1941 年3月,作语文杂论《抗战的比喻》。载本年《抗战文艺》第七卷第四、五期合刊。<br>
1942年4月,在联大师范学院讲演,题目《了解与欣赏——这里讨论的是关于了解与欣赏能力的训练》,讲演稿载次年《国文月刊》第二十期。<br>
1942 年6 月,应卢冀野约,作《写作杂谈》。载《文艺写作经验谈》(天地出版社1943 年9月版)。该文对自己的创作道路和创作风格作了简要回顾,建议爱好写作的青年人不要放松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br>
1945 年4月,发表在昆明中法中学的讲演稿《怎样学习国文》载《国文杂志》第三卷第三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