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20字。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两则
徐昌才 李惠珍
一、看插图:比较品评
[教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附了两幅插图,是前苏联伟大的艺术家库克雷尼克塞的作品,分别截取故事主人公别里科夫的两幅生活图景入画。设色考究,风格简明,造型夸张,构思新颖,是帮助同学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的重要资料,教学时不可轻易错过。利用这两幅插图,可以这样设计方案:先安排学生阅读文本,再观察插图,并结合插图来复述文本相关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忽略或遗漏重要的细节情景。
[设计说明]
此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对漫画比较感兴趣,设计这个环节,也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
(1)安排学生先看文,再说图,文图印证,加深理解。
(2)适时点拨,让学生关注细节。如:课本上左边那幅插图,别里科夫穿着雨鞋,带着雨伞,套着暖和的棉大衣,戴着圆圆的帽子,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这一点学生能够轻易地说出来。容易忽略的是下面几个颇有深意的细节。
①别里科夫的身影表明阳光明媚,天气暖和,只有在这种最晴朗的天气,他这一身全副武装才显得怪异反常,惹人发笑,具有讽刺效果;如果处在阴冷的冬天,这种装扮就再正常不过了。
②棉衣的衣领高高竖起,团团围住,加之宽大圆帽罩在头上,别氏的头部我们看不到脖子,看不到头发,只看到将近三分之二的面孔。加之那副黑色眼镜,给人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他想方设法把自己严严实实遮掩起来,不看外界,也不让外界看见自己。他总是用这一贯的装扮来掩藏自己。
对于这两个问题,老师可以提示学生:天气很晴朗也很暖和,别氏的左手深深插在衣袋里,几乎看不见,是怕冷吗?别氏的头部装扮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觉?
③画面的左前方,一栋房子的前面,两个俄罗斯人坐在长凳上聊天,他们好像聊得很开心,沐浴在暖和的阳光之中,或者说他们在享受普通人的阳光和生活;和别氏的弯腰曲背、低头前行、雨伞作杖相比,不难发现别氏生活在自己的套子之中,生活在自己包裹起来的黑暗之中,阳光照不进,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是与阳光无缘的人,不懂得享受光明健康的生活,也不配享受这种普通人的幸福生活,种种有形无形的套子早已把他驯化成一架机器,一具封建僵尸。他的身体是弯曲的,人格是扭曲的;他的全身是黑色的,内心也充满了黑暗;他的个体力量微不足道,但他所代表的那种封建专制思想却非常阴险可怕。这种对比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学生往往看不出来,需要老师点拨。
④课本右边那幅图,学生能够说出画面内容,但难以读出这两类人的精神风貌。可以指导学生再细看课文的相关部分,用描写性的语言描绘画面,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他们的精神实质:骑自行车的华连卡和柯瓦连科,戴着遮阳帽,穿着轻便服装,华连卡还穿着飘飘洒洒的长裙,两个人动作轻快、姿态逍遥地向前奔去,阳光勾画出他们美丽的背影,他们身上有的是青春和热情,他们热爱阳光,热爱生活,他们崇尚自由,生动活泼,他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他们骑着自行车,沐浴在暖和的阳光下,奔驰在自己的生活跑道上。他们对别里科夫不屑一顾,远远把他丢在身后。显然,他们是新事物、新力量和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相比,别里科夫的表现就令人捧腹大笑,感到可憎可怜。别氏依然是那副套子式的全身装扮,拄着雨伞。立定左转,侧目远视年轻人离去的方向,右手张开五指,做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