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770字。
话题作文“学会放弃”导写导练
[作文题目]
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
【模拟试题1】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开心辞典”现场,每过一关主持人王小丫总是问选手,继续吗?如果继续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成功,可能实现更大的梦想;一种是失败,退回到你原来的起点,已有的梦想会得而复失。一位选手很幸运,一路答对了9道题,但去掉个错误答案、打热线给朋友、求助现场观众,他都用过了,自己原定的家庭梦想都已经实现。王小丫问:“继续吗?”“不,我放弃。”他说。“真的放弃吗?不后悔?”王小丫一连问了三次。他连犹豫都没有,笑着回答:“不后悔,因为应该得到的我已经得到了。”
材料二:有个小宝宝,伸手到一个装糖果的瓶子里,尽可能多地抓了一把糖果。当他把手收回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糖果,又不能把手退出来,急得大哭。爷爷劝他说:“宝宝,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就很容易出来了。”
请根据你对这两则文字的联想或感悟,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
[写作指导]
两则材料构成对比关系,“开心辞典”答题选手放弃最后一关答题机会的材料是正面的,因为选手能审时度势,为确保既得成果而避开风险,选择放弃;小宝宝在瓶子里抓糖果的材料是反面的,因为他不知有所放弃才会有所获得的道理,结果只能是一颗糖也吃不上。两则材料都是针对同一个问题——“放弃和获得”的关系展开的,由此可以概括出材料的主旨:在特定情况下,对所追求的目标有所放弃才会有所获得,一味盲目追求,可能失去更多。学会放弃意义重大。不少同学只抓住个别关键词“放弃”、“获得”,泛泛而谈,未能抓住材料主旨,结果偏离题意。例如有些同学说:“雄鹰放弃了安逸的巢穴,搏击长空,翱翔蓝天;小溪放弃了大山的环抱,畅游大江,归向大海;王顺友放弃安逸的生活,品读孤寂,感动中国……”,题目中两则材料强调的都是“放弃是为了得到”,而这些类比和例证都只强调了放弃,与材料有差距。
放弃是一种选择,痛苦的选择、明智的选择。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放弃的,如虚名、小利,但有的东西却永远都不能放弃,比如尊严、责任、诚信等。放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人敢于放弃,善于放弃,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
可以拟题为:“放弃与得到”、“要善于放弃”、“放弃的美丽”、“放弃也是美丽”、“放弃是一种开始”、“放弃是一种坚强”、“放弃的哲学”、“学会放(舍)弃”、“退出考场”、“可贵的放下”、“笑对未来”、“学会放弃,选择成功”、“放弃,痛,但也美”、“放弃那不为你开的门”、“悠悠别云间”……
……
……
【佳作欣赏】
放 弃 的 哲学
这个夏天,一本名为《宁明的盛宴》的书热销。书是孤身徒步中国行的余纯顺的西部情人莲子写的。她说余纯顺死于不能示弱之弱,在最不该走进罗布泊的时候走进罗布泊。他的名声使他浮肿,面对名利、女人、摄像机……余纯顺箭在弦上,他无法自已,不得不发,只有以命相抵。
无独有偶,2000年5月,历史重演。阎庚华单人攀登珠峰,在他冲顶之前,面对所有认为他的做法违背自然规律,此行凶多吉少直言阻止他拿生命冒险的人,他说:“21号,一定要登顶。登不上去,让摄像机变成枪把我打下来!”结果阎庚华不幸而言中。我们失去了他。
受到时间、条件的限制,面对不可逾越的障碍,暂时的放弃,往往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暂时的放弃,不等于逃避。待到时机成熟,我们可以东山再起,再造辉煌。
龙应台有句话说得好:“上了车还要有下车的勇气。”有时放弃前进,也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孟子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大千世界里,鱼和熊掌之类的事物比比皆是,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放弃其一而顾全大局。这种放弃不仅包括理智的付出,有时还需要有否定自我、失去荣誉和承受冷落的勇气。
二战期间,德军士气正旺。为了避敌之锐,保存有生力量,协约国实行了有名的敦克尔墩撤退。
为了从根本上拯救中华民族,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从精神上疗救中国人民,与反动派作坚强不屈的斗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钱学森舍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科学事业而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