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4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19 19:53: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030字。
  《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课时: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体方式: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文章的边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样的景?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