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7张,结合课文,深入浅出,对实词虚词的定义和分类做了一定介绍,对常见的虚词使用错误类型作了分类,结合例题,讲练结合。课件精美大方,附配套教案约2230字。
言之有理“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各类实词虚词的特点和用法
3、初步掌握常见虚词使用错误
教学重难点
掌握虚词错误类型
教学设计
1、“虚”词?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副对联是王湘绮讽刺袁世凯之作,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
以虚字入联,多用于古人祠堂、集字集句联。如山东济宁子路祠联: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
2、“好”和”好了”
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好”与“好了”仅仅是一个虚词的有无,两者的表达意思就迥然不同。这一个“了”字描画出了两种态度截然相反的看客,意蕴深刻。
3、实词
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一类词。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4、实词概述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很难达到。
文言文中的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
5、实词之名动形数量代
①.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
②.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思考、学习、有、能、可以等。
③.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地跑)。
④.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各等。
⑤.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⑥.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6、虚词概述
不能充当语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
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