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00字。
材料作文训练题(寓言故事类)思路点拨与学生立意摘录
郑英魁涞源一中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南京有一种碧凤蝶,喜欢把卵产在竹枝上,因为当卵成长为蛹时,蛹爱吃竹叶。这时,竹枝上的蛹分为两支,一支贪图竹叶的美味和竹枝的安逸,仍生活在竹枝间;而另一支却不甘安逸,毅然离开了食物充足的栖息地,一路跋涉,迁徙到刺槐树上,这里“缺衣少食”,生存环境恶劣,刺槐树上那锋利的尖刺随时都有可能伤及蛹的身体。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生活在竹枝间那支“丰衣足食”的蛹,几乎难以成活,而生活在刺槐树上那支“缺衣少食”的蛹却成活了下来,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着。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碧凤蝶的蛹有一种天敌,那就是棕头鸭雀,它们总是成群结队地飞往竹枝间,贪图竹枝那安逸环境的蛹,还没有成蝶就成了棕头鸭雀的果腹之物。生活在刺槐树上的蛹,棕头鸭雀当然也爱吃它们,但刺槐树上那锋利的尖刺是一道屏障,阻挡了棕头鸭雀接近蛹,这样,生活在刺槐树上的蛹就幸运地生存了下来。
请以你对上面这则材料的感悟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材料中碧凤蝶的两种蛹,其实也是两种人生的写照。一种人生贪图安逸,在安逸中不能自拔,一种人生在安逸中想到了忧患,努力地去挣脱安逸。于是,一种人生“生于忧患”,另一种人生则“死于安乐”。我们可以将这作为主旨进行立意。
学生立意: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3、 有时危险的地方就是安全的地方,置之死地而后生。
4、 苦难磨炼出生存能力
5、 多磨难的人生才能塑造出更加坚强的生命
6、 磨难成就人生
7、 只有那些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够生存下去。
8、 人只有勇于接受挑战才能捍卫生命
9、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美国某自然保护区,为了繁殖梅花鹿,灭绝了鹿的天敌———狼,结果数十年后鹿的数量不增反减,原因何在?原来,狼是要吃鹿的,狼一追逐,鹿只好狂奔,弱一点的就会被吃掉;没有了狼,鹿便没有了危机感,过上了无忧无虑、饱食林中的生活。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鹿,大多体态蠢笨,失去了生机活力,最终只能死去。
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换言之,世上的事物都是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无论国家、民族还是集体、个人,一旦失去了竞争机制,没有了危机感,就会贪图安逸,养尊处优,不思进取,最终走向灭亡。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安逸享乐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享受,但这往往是堕落的开端;忧愁祸患的确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