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20字。
材料作文“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有学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讲评分析:本次作文出现问题分析
一:出现问题:
1、审题的偏差
(1)不理解“和而不同的含义(2)没有体现关系性——辨证统一。就某一点而言,文章失去平衡。
(3)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即加以发挥,没有从整体考虑。(4)直接抄材料,随便解释几段,心里很糊涂。(5)没有侧重点(不同)
2、选用角度的偏差
(1)选写的内容大而不当(《论共性与个性》)(2)只写一面,或和或不同
(3)大谈创新的重要性(4)听从与保持自我(5)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6)接受别人的见解(7)我就是我
3、材料运用上的不当(
1)很多事例只能说明一面,所举例子比如:司马迁,李白,屈原,海伦、徐本禹、王勃、勾践、居里夫人、鲁迅弃医从文等
2)有不少作文,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用来支持观点的事例却是不能或难以成立的。比如:毛泽东有个性,反而列举了他的一些错误,这又如何体现“君子”?举反面的事例太多
3)有的事例,有严重的问题。如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既“和”又“不同”;孙中山与共产党的合作
二:、正确审题立意
分析材料,对字面的理解以及隐含意义
读材料《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如何理解和?
“和”:和谐、和平、和睦、融合
“不同”:有主见,不盲从、有自我、不照搬。从材料引用《论语》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文化的融合、国际间政治生活、对外经济交往等“而”字如何理解?连接两者,并列关系,要想成为君子,就既要“和”,又要“不同”
正确的立意思考角度
1、世界因“和与不同”才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自然)
拓展:2、民族的融合与保持自我特色3、各国文化交流中和谐与不同4、国家之间的和谐于不同5、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外圆内方)
三、拟的好题目
《同一舞台,不同的戏》《唱反调的知己》《朋友因“不同”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