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90字。
《读〈伊索寓言〉》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伊索寓言》。
2.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思路。
3.理解作者给《伊索寓言》赋予的新寓意。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作者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阅读方式。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给《伊索寓言》赋予的新寓意。
2.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作者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阅读方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作者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阅读方式。
一、 导入
同学们小时候都读过《伊索寓言》,你们还记得这本书的特点吗?
(通过动植物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奴隶伊索所编,收集有古希腊、印度、阿拉伯民间讽喻故事,经后人陆续加工发表,共350余篇。)
《伊索寓言》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龟兔赛跑,你们还记得这个故事的寓意吗?你们有没有想过或看过这个故事的新解?对于同一个作品,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一个“龟兔赛跑”就引发了读者那么多的讨论,那读完整本《伊索寓言》后读者应该会有许多想法,今天我们来看看现代作家钱钟书先生他读完之后是怎样想的。
二、 介绍作者
才华横溢
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简直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
钱钟书精通英、法、意、德、拉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钱钟书在美国讲学,仅凭其操英语的口才,即令四座吃惊。再如,他在留学时学习过意大利语,但却从未到过意大利,1978年他首次到意大利出席第二十六届欧洲汉学会,即用意大利语作即兴式的发言。在报告中他还随意援引意大利文学,所涉及的许多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