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20字。
上海南汇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考模拟卷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 6题。(16分)
①奥林匹克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原则是:重在参与。在这个宗旨和原则中,我们能够感受和发现一点功利性的内容吗?然而,曾经是纯洁的、健康的奥林匹克精神,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奥运会发展历史后,走到今天,奥林匹克带给人们的几乎是从头到尾的竞争,从申办到比赛,自平时到战时,竞争时刻都在进行着,都在发生着。给人的感觉,似乎奥林匹克就是不断的激烈的竞争。这样的状况,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还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形?
②作为一种体育比赛,自然是免不了竞争的。但是,竞争的目的,只能是纯体育的速度、力量、高度、技能的竞争,而不能添加另外一些非体育的内容。可是,遗憾的是,现在的奥运会,不幸变成了政治、经济、民族乃至势力的竞技场,和它本来的宗旨、原则是愈来愈远了。君不见,在奥运会申办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幕后游戏,发生的很多方式不一的贿赂丑闻;在比赛场内外表现出的各种密谋斗法现象,存在无数次的服用不断更新的兴奋剂、损害运动员身心健康、玷污体育道德的罪行等等。这一切,都在严重地损害着奥林匹克的纯粹性,改变着奥林匹克的美好宗旨和健康原则。
③起初,奥运会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比赛的场所,比赛的成绩也只是表明了一个新的速度、高度、力量等。可是,自从经济、技术、政治等进入到奥运会后,奥运会就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欲望的场所。办奥运会是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就业,获取利润,提高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激励国民精神等等。参与比赛也是为了千方百计夺金牌、争名次,获取更多的奖金和奖金之外的无形有形的收获。这各种各样的体育之外的欲望的滋生和迅速膨胀,使得奥运会越来越具有政治色彩,越来越带有经济目的性,越来越被一些人视为满足自己精神和欲望的难得机会。因为太多的非体育内容的出现,因为大量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丑陋行为的存在,奥运会已经使不少人感到厌烦了。
④如今,人们无论是在奥运会之前,还是之中、之后,所能听到、看到和感受的,几乎都是积极备战的紧张气氛,都是拼力训练的情景,都是相互调查了解的行为,都是各自封闭保密的私下运作等等。这样的情形,可能是比较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个四年一次的比赛间隙。有总体设计的奥运战略,有具体目标的奥运会计划,有各式各样的奥运会资格选拔等等。奥运会人为地变成了一次世界性的体育战争,变成了世界性的体育搏杀。本来应该是影响、引导、推动民众体育运动的奥运会,现在变成了少数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花费大量时间、物质培养出的体育尖子人员的斗法斗技场。体育运动成了一种职业,成了人生的全部,成了唯一的目标,这样的体育难道还会是所有人的节日吗?
⑤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被人们拼争和举办着,但是,这不仅仅是为了体育!围绕奥运会而展开的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这只是少数人的事情!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原则,眼见着和大多数人愈来愈远了!比起奥运会来,我们普通人更加需要的是现实的体育活动环境、设施和场所。遍布身边的体育运动,才是我们大家的,才是属于真正的奥林匹克的。
1.第①段中的“这样”指 。(2分)
2.根据文意,符合“设计奥运会的最初用意”一项是( )(2分)
A.作为一种体育比赛,自然是免不了竞争的,竞争的目的,只能是纯体育的速度、力
量、高度、技能的竞争。
B.为人们提供—个相互比赛的机会场所,影响、引导和推进民众体育运动的发展。
C.举办奥运会能刺激经济,扩大就业,提高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激励国民精神。
D.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培养出体育尖子人员,使运动员实现自我超越的人生价值。
3.现代奥运会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欲望的场所,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体育之外的欲望?请概
括回答。(4分)
(1)
(2)
4.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是 。(2分)
5.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更快、更高、更强的积极向上的竞技追求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归宿。
B.不断的激烈的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形。
C.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并不是都能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意义的。
D.围绕奥运会而展开的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体育运动。
6.奥林匹克运动起初的纯洁、健康发展到今天的越来越功利,是有原因的。由此,你想到
了什么?(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⑴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 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⑵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⑶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⑷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⑸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