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详解08上海高考作文《他们》
作者:不详 时间:2008/9/4 23:35:1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643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试题分析、解读:思考“他们”,实际上从“我们”开始。从语法角度分析,“我们”一词是可以包括对话中的“你”的,当然,也可以不包括。总之,是对话双方之外的其他人。写作本身就是一次对话,这样来看,只要明确了你文章的虚拟读者,“他们”是什么人也就清楚了——是“我们”之外的某群人。注意,题目中的“我们”是带引号的,因此,并不一定确指“高三学生”、高中学生或“90”后,当然也不一定是指考生所在的地域——上海人,所以随着自己的身份认同的不同,文章的选材也会出现很大的区别。一个人的角色大体可以受种族、肤色、性别、年龄、籍贯、身份、学历、经历等的制约,每一制约因素又有许多分支,因此,一个人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归类的。于是“我们”就有了许多,随之“他们”也就有了许多。小而言之,“我们”是高中学生,“他们”就是失学的、在外打工的同龄人;大而言之,“我们”是中国人,那么,外国人就是“他们”。当然,许多同学在考场上是不可能像我这样分析的,一般都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做出的选择,这就跟目前的身份感有关系。比如,我们因为长期呆在校园,所以“学生”感比较强,所以较多的同学选择的“他们”将是自己的其他同龄人,比如“汶川”的受灾学生、地震孤儿,农民工子女等。有些考生可能会经常以别的身份观察社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发现,更宽阔的写作选择。比如长期跟踪观察城市乞讨现象的部分中学生,就可以写一写“城市乞丐”。
正是因为是无意识的选择,也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视野、所站的高度、气魄胸襟,以及思想境界,所以这个题目还是可以将学生的水平区别开来的。当然,作文的得分并不完全取决于思想认识水平,还要看文笔、结构、书写等其它能力。但是选材的新鲜、独特给阅卷教师带来的冲击可以会比较大,他或她可能陶醉在你的独特视野里,从而不太计较你别的方面。相反,如果大家都去写地震孤儿,那么就要比谁的材料新鲜、谁的细节更准确、谁的思考更深刻,甚至不仅是同学之间比——因为老师关注得也多,你还要比他知道得多,比他想得更深,这样难度就上去了,想得到高分是不是就难了一些呢?
其次,提示语说: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所以,仅仅叙述你看到什么还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仅仅描述“他们”的生存状态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感受、感悟、思考、想法”。我没有办法去翻看学生的作文,但我可以想象,许多同学的作文可能都是浮泛的群体描述,动人心弦的感触、发人深省的拷问一定是少之又少的。我们同学也可以自己试一试,自己剔除自己作文中“看”的部分,看看还有多少“想”的成分?
我为上海高考作文的命题叫好!我知道,“他们”是一个富有深刻哲学和文化内涵的话题,说有多深就有多深;但同时又是多么通俗的话题,它就是一个第三人称的复数形式,要多简单有多简单。正是因为简单,我可能会为某些同学感到遗憾,为了省心,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个大家都在谈论的群体,从而失去一个展示自己学养和情怀的机会。
高分作文一(67分,总分70分)
他们
我知道他们一定在外面等着。他们不像母亲们那样焦急地聚集在一起,谈天谈地。他们一定就那么静静坐在角落旁,抽着根烟,不时看看这学校的大门。微微瞟一下眼,考虑着自己的孩子是否一切顺利。他们不说话,只抽着那危害了他们一辈子的烟,粗糙的指间有着烟熏的痕迹,脸上刻着令人生疼的岁月印迹。他们,是父亲。
我们都体会过,小时候最爱的还是他们。他们什么都会,会骑着那“吱呀”的老坦克,载着我们去天南海北;他们会抓蚂蚱和金鬼子,然后让我们骑坐在肩头,到处炫耀我们的成果;他们会在六一节的时候,带着我们往人群堆里挤,在已经闷热的天气里,排着长长的队伍过山车。我们从不担心会受伤,因为他们无比强大,好似棵树,生(深?)扎我们心里。即使我们只知道儿童节与母亲节,即使我们有悄悄话只跟母亲说,即使我们从未对他们说爱。他们依然无欲无求,用极少的语言去表达他们那温暖的爱。
我们如今是否知道他们的生日?知道他们的鞋码?知道他们最大的心愿?……也许我们只知道自己,知道他们会烧我们最爱吃的菜,知道他们会在我们的生日时送来最贴心的礼物,知道他们要我们好好读书……
他们的伟大与爱是默默的。他们会在母亲焦急打电话找晚回家的我们时,默默地在小区门口等我们,我们一定看到了。他们会在我们摔倒时,默默站在旁边说着:“自己起来。”我们一定看到了。他们让自己坚强而无私。在四川地震时,北川中学的操场上,躺(着)一具具孩子的尸首,他们则压抑着无比的悲痛,扶着几近崩溃的妻子,寻找着自己的孩子。而另一群父亲,他们肩负重担,在灾难之地救死扶伤,他们听着自己孩子致来的问候,微仰着头,努力让自己的思念不表现出来,说着:“别太想我,我很好。”
他们,永远如此沉默,不让我们看到悲伤,不让我们看到眼泪。他们把他们的一切都给予我们,却从不说爱我们。
他们是父亲,伟大而隐忍。他们是父亲,这个世上最爱我们的男人。也许,我们出考场时,该给他们个拥抱,我想他们一定会尴尬一下,然后直至老去,也铭刻于心。
点评:该文最大的价值是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具有“真情实感”!一句话,它来自于平时对凡俗生活的敏感与细察。也许这样的细节——他们会在我们摔倒时,默默站在旁边说着:“自己起来。”——还可以从别人的文章中借到;但——在四川地震时,北川中学的操场上,躺(着)一具具孩子的尸首,他们则压抑着无比的悲痛,扶着几近崩溃的妻子,寻找着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细节就只有来自于小作者观察、体验的独特了,我们每天都在看新闻,有多少人从“父亲”角色这个角度思考问题呢?文章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光是这一点,就说明这是一位对生活感悟丰富,情感细腻深刻的同学,理应得到高分。当然,文章的优点远不止这一点,比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很有特点。从内容上看,用细节描写了想像中的情境,使文章具有了意境美,这应该是“有文采”的重要表现;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回收自如,体现了很高的组织、驾御文章结构的能力,作者确实是一位会写作的孩子。
如果平时就是一位“没心没肺”的同学,看来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我们要想在高考中得到高分,还是从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开始吧!
高分作文二(67分,总分70分)
他们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把半边的天空映得通红,如血色般笼着,这个城市即将步入它璀璨而丰富的夜生活。
一缕阳光打在钢筋上,在墙上透出班驳的影,另一缕阳光打在他们的肩头,藏青色的工作服,点滴如雪般的白点化在了上面,不知是油漆,还是水泥,亦或是辛劳一天的见证——已干的汗痕。
他们还不能休息,是的,不能。在这个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中,房地产商,建筑公司,承包商,包工头,一级又一级的人们,红了眼的榨取着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能休息的,甚至是生病,而当他们出了事故,终于可以休息了,却是永远地休息,包工头扔下几张红色的纸,“你走吧,治完病就不要回来了。”人民币是红的,天空是红的,此刻他们的心也是红的,被血浸满的红。
他们很微小,微小到人们只会想到高楼的繁华,而永远想不到他们。他们也很大,责任很大,家中的娃上学的钱还没落实,家中的田播种的钱还没落实,还有家中的妻子与老母亲都望着他们给这个家带来新的希望。“小”、“大”有机地结合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我们称之为“农民工”。
常常有新闻播到,公路上两人因几元钱而大打出手,甚至危及生命,冷酷的我们常常是把这当笑料看的。不就几元钱,搭上条命,值得么?值得!我们不知道,这几元钱,够他儿子买一个书包,这几元钱,够他母亲买一根拐杖。
越是社会底层的人们(不仅仅是农民工),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往往是最重的。
我们看见了么?把孩子户口挂在公共厕所,家长的无奈。我们看见了么?少年乞丐一双双明亮却又无辜的眼。我们听见了么?黑砖窑中孩子门的呻吟。我们听见了么?矿难中声声汉子的求救。
众生平等,我们和他们在出生时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环境,因为家庭,我们的所谓的高高在上只是幸运罢了,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幸运者没有嘲笑不幸运者的理由。
有时,我们说他们脏;有时,我们说他们没礼貌。但他们淳厚,他们朴素,他们坚韧,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这样默默地活着,人微言轻,这是何等的苍凉!
我们应帮助他们,我们应尊敬他们,我们应分出自己的温暖给予他们,这才是一个“兼济天下”的社会应该做到的。
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请记住,是义务!
点评:这篇文章展现的是作者思想的深度,与炽热的情怀。在切题的情况下,决定文章的分数高低的首先是思想,是立意。而立意的高低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选材,本文作者将视线投向弱势群体——“农民工”,既揭示了“他们很微小,微小到人们只会想到高楼的繁华,而永远想不到他们”的现状,又表现出了“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请记住,是义务!”的公民人格;无论是直面现实的勇气,还是“众生平等”的悲悯情怀,都十分动人,得到67的高分实属正常。作者对相关材料的娴熟使用也显示出其平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思考,他告诉我们写作所谓的积累并不是记一些名言警句、哲理故事那么简单,最大、最好的积累是对生活的积累。要想写好高考作文,至少要熟悉某一领域的生活,以及某一个或一群人物,而且要真正有自己的观察、体验、理解。
除此之外,文章还具有思辩色彩。既有“小”与“大”的思辩——这种思辩让文章对“农民工”生存状态的描写很有力度——也有“我们”与“他们”的思辩,而这种思辩让文章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很有深度,“众生平等,我们和他们在出生时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环境,因为家庭,我们的所谓的高高在上只是幸运罢了,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幸运者没有嘲笑不幸运者的理由。”。当然,这一切都来自于小作者的思考,来自于作者新鲜而更现代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这种眼光、视野可能来自于其广泛的阅读,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应该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因提倡思想解放而日渐开放、日趋民主、正大步走向现代的结果!
文章的结尾有些拖泥带水。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