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000字。
2009年考前优秀作文题与你高考同行
1【作文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体与意义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符号系统,汉字具有丰富的形象性和延伸性。如“困”,是个会意字,从囗,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为废弃的房屋,引申义为贫困、困厄、疲倦、困扰、阻碍、穷尽等。从表达交流的角度看,既可作名词、动词,还可作形容词,具有多个义项,能引发多极思考和联想。
请以“困”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与自己的感受,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思路提示】这是一则给提示命题作文,文题“困”是个常用多义词,动笔不难,但写好则不易。依据提示和日常积累,可从多方面立意:
(1)从客观事理方面看,世界是多元的,事物是复杂的,恶劣环境、不利条件是一种客观存在,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能否清醒地认识、正确地对待,不仅影响我们的心态,而且影响我们的行为乃至命运。由此,可提炼“怨天尤人不可取”、“要正视困难”、“艰难困苦只等闲”等观点;
(2)从主观态度方面看,人生在世,难免遇到种种复杂境况、艰难处境和困难障碍,在人生际遇不如意、前行路途遭阻碍、情感世界有困扰的时候,我们应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克服困难,战胜艰险,走向胜利和成功。由此可提炼“要正确对待困苦”、“扼住命运的咽喉”“冲出困境”、“努力化险可成夷”、“胜在坚持不懈中”等观点;
(3)从方法论方面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恶劣与良好、不利与有利,往往有着内在的关系,因而环境可以改造,条件可以转化,在同等境况下,不同的态度行为往往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由此可提炼“困可不困”、“祸福相依”“命运能改变”等观点。
总之,无论怎样立意,只要围绕“困”字,从积极、进取、健康的方面出发,言之有理,注意思辨即可。
【佳作学习】
走出思维的困境
有人曾说:“越是瑰伟的景色,就越远离我们已有的道路”。想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不走寻常路,需要我们走出固有思维的困境,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走出思维的困境,需要我们学会独立思考。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因而世界才会丰富多彩,思维也是如此。人们都说:“一百个读者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面对水,有人会感慨,“这是一潭绝望的死水”,有人会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有的人则会说:“上善若水。”正是个体独立的情感,思维才变得多样。
独立的思考,才使得思维的碰撞产生出新的火花。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三大理论的思考后,所产生的更高的思想理论。要想走出思想的困境,只有在不断的碰撞中有了可能。
走出思维的困境,需要我们不怕失败。
……
16【作文考题】
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里搬东西,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参加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无奈只好回去吃午饭。这时候一个小男孩溜进仓库,没费多大力气和时间就找到了手表。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到手表的滴答声了。”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范围作文,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思路提示】
审题立意要注意下面几方面: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一定要紧扣材料,从材料里边找到: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找到这个为什么,就找到了中心。这样审题可以找到的角度有:
⑴大人们心不静,浮躁,所以没找到。
⑵小男孩心理宁静,所以找到了。
⑶找到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
【名人言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佳作学习】
静静地去倾听
为了寻找一块丢失的手表,许多大人翻箱倒柜却一无所获,一个小男孩只是躺在地板上静静地去倾听,马上就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盲目的寻找无济于事,而静静地倾听让小男孩轻而易举得达到了目的。在这个效率主宰一切的时代,我们在来去匆匆的时候常常感到若有所失,于是我们便忙碌地去寻找丢失的东西,但结果往往徒劳无功,留下无尽的空虚。
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哪?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停下匆忙的脚步,静静地去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