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探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8 18:25: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第一章  作文命题探究
  人情练达即文章
  【前言】
  古人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应对中考也是如此,能探求到命题者的心声,明了今后的命题趋势,才能胜券在握。作文!应该是语文中考的关键之战,我们当然不会等闲视之,写好中考作文,也要知己知彼——要充分地了解中考作文命题者的思路。以下这篇文章就充分地展现了一位中考作文命题者细腻的思索,也展现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市中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请同学们细细地读一下吧,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中考作文命题碎思
  济南市教研室   杨宏丽
  每年中考结束后,人们最关心的是中考作文考了什么,命题者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下面就结合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探求一下命题者的心声。
  一 、题例分析
  (一)值得借鉴的命题
  1.抒写“自我”对生活的体验。
  命题示例:
  2008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  
  题目:我眼中的色彩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这是一个全命题作文,而且在题目前没有任何附加提示。它不同于前两年的作文试题。 2006年中考作文题《我们的名字叫_____》,关注的是“我们”这个群体的成长;而2007年的中考作文试题《记住这一天》则可以写“我”抑或“我们”。08年的题目直接变成“我”,这绝不仅仅是人称的变化,命题人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我”的视角,学会观察世界,审视生活、体味异彩纷呈的人生境界,抒写自己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丰富的生活体验。
  这是一个有难度、有创意的题目。难点在于对“色彩”的理解和抒写。如果仅仅将“色彩”理解为自然界中的五颜六色,立意未免过于狭隘,文章便不会写出“色彩”。但考生若能挖掘出“色彩”的丰富内涵,将自我“眼中”的那抹“色彩”定格于笔端,无论是汶川灾区废墟中冒死救人的解放军身上那抹刚毅的“橄榄绿”,还是奥运赛场上伴随庄严的国歌升腾的那团胜利的“朱红”,或者是雨中陌生人为你撑起的那把伞上温暖的“柠檬黄”……这些“色彩”都会因为小作者独有的视角、独特的表达而“色彩”斑斓起来。
  今年还有许多地市的作文试题转向对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空间的关注。如山东省东营市的半命题作文《我依然       》,四川成都市的半命题作文《震撼我心灵的       》,南充市的全命题作文《这一天,让我铭记》……这些作文题都有利于考生抒写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
  2.触摸考生的心灵世界。
  命题示例:
  2008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   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这是一个很真实的命题,它的真实使你在提笔时不得不展露真情,它的真实使你在倾诉时无法矫情。这更是一个直击心灵的考题,它直接触摸每一位考生的心灵世界。题目前的提示语给学生以宽广的入手角度,给学生以神经的触动,它极易使学生在展纸援笔时一泻千里而不知其止。这种一触即发、不吐不快的题目当属一等的命题。
  如果说语文试题应该充满人文关怀的话,这道题目应是人文性的最好体现。它绝不仅仅是关注自我的生活空间那样简单,更重要的是它关注学生的心灵空间和精神的成长,它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