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90个字。
2009年南京各区县语文二模试卷分类精编-- 语言运用、名著阅读
一、(鼓楼)
4. 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回答问题。(3分)
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
(1)这一片段选自罗曼罗兰的《》,片段中的“我”指,罗曼•罗兰笔下的克利斯朵夫就是以他为原型进行塑造的。
(2)节选部分突出了“我”叛逆、不畏权贵的性格特征,从、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答案:(3分)(1)《名人传》(1分)贝多芬(1分)(2)背着手、撞(1分)
二、(白下)
4.阅读下面语段,请给画线语句加上不同的标点以体现秀才对穷人和富人的不同说法。(2分)
古时候,有个秀才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不收费,对富人子弟却要很多报酬。他出了一则告示,在说明索取报酬的地方这样写道:“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穷人:▲富人:▲
答案:穷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富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每点1分,标点要正确)
6.名著阅读。(3分)
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请从课标规定阅读的名著中选一部为例,谈谈对这话的理解。(一方面即可)
示例:读书可以长才。如《培根随笔》中的《论美》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读后,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读书可以▲,如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