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610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
【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特别是道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2.明确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容。
3.理解建立诚信的重要意义。
4.结合社会诚信机制构建,促进自身诚信意识的树立。
5.倡导竞争伦理的意义。
6.树立“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观念。
7.了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根本途径。
8.理解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意义。
9.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问题,树立 “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注重效率和维护公平的辩证关系”等问题的分析,巩固和增强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诚信的伦理原则、竞争的伦理原则以及“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提高其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明确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2.通过学习,树立诚信、正当竞争以及合作的意识。
3.通过理解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意义,自觉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基本要求
1.解释市场经济中自愿交往和交换的契约、信用关系,辨析欺诈行为的代价与后果,明确诚实守信的价值。
2.评述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竞争,树立 “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
【本课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提纲
(一)框题一 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
1.源于经济生活的道德。
(1)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且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往往取决于经济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