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00字。紧扣单元话题,打通中考文题,落实训练重点,指导简洁实用,方法可供借鉴,提供相类素材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重庆市巴川中学 李永红)
关注我们的社区
训练题目
(06连云港)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花园里,一株红玫瑰为自己的美丽骄傲不已,它命令一直蹲在身旁的那只难看的青蛙走开。青蛙照做了。不久,青蛙经过红玫瑰的身旁,惊讶地发现它的叶子和花瓣都掉光了,红玫瑰说:“你走后,虫子天天都啃我。”青蛙说:“当然了,是我在这里把虫子吃掉,你才成为花园中最美的花。”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像红玫瑰一样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而忽略身边自以为无关紧要的人或物。其实,社会的绚丽多彩正是源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命与生命越近,人生才越圆满幸福。
请以“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写作训练点:话题作文的审题策略
话题作文的话题开放度较大,慎思明辨地审读话题是非常必要的环节。通常,话题作文的命题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和要求语。根据话题作文命题内容的四个部分采取的合理审读话题策略如下:
1、选话题语作为第一视点
审题第一步,应先看话题语,明确写作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加深写作前的印象。不少考生策略不当:先看材料,被材料中的片言只语锁定了目光,于是有感而发,大写特写,竟全忘了顾及话题。
2、读材料语诠释话题含义
材料语是命题人为了达到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话题目的而采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对材料语认真审读,细致揣摩其内涵。有些材料语有它的特定含义,或者说比喻义,对于这类话题的写作,就要善于化虚为实,虚题实做;有些材料语叙述的是个别的人和事,一般比较具体,对于这类题的写作,就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停留在材料中的个例上,要从这些个例中找出普遍性的道理。
3、用提示语打开写作思路
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解释说明的文字,介于材料和话题语之间,具有桥梁纽带作用。它一方面借助说明性语言对材料语内涵进行解说并导引出对话题内涵的思索性指向信息,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再延伸、扩展材料语的思维内涵,并引导考生朝正确、深入理解话题内涵的方向思索。因而务必细心审读提示语,明确指向,特别是那些对话题题旨指向性解说信息更是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