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型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br>
摘要:微型小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特认为微型小说有三个特点: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要求有丰富、适宜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本文结合实例,论述了切实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微型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br>
关键词:微型小说、特点、艺术表现手法<br>
<br>
<br>
微型小说是小说大家族中的一朵奇葩,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家。由于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要求作家在极有限的篇幅中反映丰富、深刻的社会问题,为此微型小说作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br>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不可能“迂回作战”,因此在文章一开始就抛出矛盾,使读者一下子就进入到矛盾情境中。《阴影与阳光》一文的开头是这样的:“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开门见山使读者明确小蒙遇到了麻烦事。这样就能直接进入事件的叙述。《那年地震》的开头是:“那是麦收后的正午,天气闷热,我父亲在南屋的过道里给二叔剃了半边脑壳,突然拿刀子的手哆嗦得厉害,接着屋顶上劈里啪啦掉下几块泥皮。/不知谁在街上驴嚎似的喊了声:“地震啦——”一下子把读者带入到惊慌、忙乱之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