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0/20 10:52: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字。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
  2、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教学方法:
  1、以历年的模拟和高考试题为范例和模板,总结体悟表达技巧的程序和要义
  2、师生互动,读写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播放《虞美人》乐曲,设置情境;作为“虚实结合”的典型,导入新课。
  附: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诗歌中的“虚”和“实”的概念以及诗歌表达技巧的规范解答:
  (一)什么是诗歌中的“虚”
  诗歌的“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它是抽象的,主观的,过去的或未来的。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结合高二唐宋诗词教材实例分析归纳虚景类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请指出其中虚写的语句。)
  1、
  2、
  3、
  (二)什么是诗歌中的“实”
  (请指出其中实写的语句。)
  在诗歌中,“实”是指………………………………………………。
  小结:
  (三)诗歌表达技巧的规范解答:
  ★设题形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晰解题思路:
  明手法(用一个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