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资源是我网组织一线教师按当地的考试大纲,参考近年资源中的精品,依照一定的体例进行适当的改编重组的优质资源。每个系列资源由20个左右知识点的教案或课件组成,每个知识点只采用一个教案或课件,按大纲知识点命名各资源,体例大体一致。
本资源由多年任教高三的安徽省望江聂应珍老师组编。由20个自成系统的优质教案组成。
育星教育网2010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12)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实词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一、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
此条款要注意两点: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
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
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至少为120个。
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多义性 ——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近义性 ——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活用性 ——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通假性 ——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
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
1、 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几乎每年必考。
2、题型:①、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 ② 、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
实词复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