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教育网2010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1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5 20:51:0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该系列资源是我网组织一线教师按当地的考试大纲,参考近年资源中的精品,依照一定的体例进行适当的改编重组的优质资源。每个系列资源由20个左右知识点的教案或课件组成,每个知识点只采用一个教案或课件,按大纲知识点命名各资源,体例大体一致。  
    本资源由多年任教高三的安徽省望江聂应珍老师组编。由20个自成系统的优质教案组成。  
  育星教育网2010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1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学目标: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汉语特殊句式,理解词类活用 
  教学方法:点拨讨论练习 
  教学步骤: 
  【考点简说】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词的活用。 
  【命题规律】 
  近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是翻译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用法。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2005年浙江、重庆、北京单独设题考查,2006年的北京、浙江、广东单独设题考查。设题的方式有: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 
  【知识梳理】 
  一、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练习]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或介词的前面,以示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