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樽,向子安敬酒——例说《滕王阁序》的拓展系列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 约4000字。以笔为樽,向子安敬酒
——例说《滕王阁序》的拓展系列写作指导
[266031]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七中学语文组 于志芹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到北京,跪着听完中国名曲《二泉映月》,以示膜拜之情;而我觉着学千古绝唱《滕王阁序》,则须昂首注目,完成这样攀升:由仰慕词章的锦绣绮丽,到触摸子安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再到渴望与之比肩,乃至超越这位才华横溢的才俊。
为了完成这样的预设效果,我设置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壮士敢为众人先
那个秋天,那个九九重阳之日,气爽天高,一叶扁舟顺风从江下飘来,从鄱阳湖从长江从黄河从长安飘来。船头一位少年,风吹拂他的缨带,浪溅湿他的尘履。他远远地看到横空出世、枕江鹤立的滕王阁,渴望马上泊船上岸;登岸后恰逢都督阎公的诗文盛会,年少气盛的子安当仁不让,落笔如飞,警句迭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等等等,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句优美的诗句便是一面面旗帜,在猎猎风中昭示我们:走近他,走进他;一处处胜景,便如一首首乐曲:奏响着“高山流水”之旋律——年轻才俊当如是;一个个典故,便在我们面前掀起一排排腾空的巨浪,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子安的飘逸、子安的俊朗,以及子安那份年轻的沧桑。
以上权当导语吧,然后我说:“哪位同学能在我没正式开讲前,一气呵成背下,我们称他为壮士,并且重奖。”记得当时是周五,我只用快下课的15分钟导趣,结果下周一一上课,致明班的张健宁、张安东、韩山杰,福彩班的郭嘉宾,就主动展示“背”功,皆只字未错,酣畅淋漓,春光灿烂。其他学生在佩服之余,岂敢落后?这样第一招,就让他们发自肺腑,借助“背诵”全文,走近王子安的精神家园。
二、趣说《滕王阁序》中的故事
福彩班的同学查处所有典故的详细材料,然后精选,以“趣说”的形式,分组生动且极富文化地讲述了系列精彩的掌故,如从徐孺子的礼贤下士讲到陈蕃的少有壮志,从梁孝王的睢园绿竹讲到曹子建的邺水朱华,从晋明帝聪颖妙对讲到怅然于宣室的贾谊,从“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的终军讲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等等等。让学生在听故事中理解了文本,且又锻炼了学生的搜集、整理、再呈现的写作能力。
三、哪一句是你心中的最爱
然后设置一个鉴赏练笔环节,随笔训练是这样设计的:“哪一句或段是你心中的最爱,请以鉴赏或改写的方式写下来”。同学们纷纷试笔,效果甚好。在此仅示致明班的陈毅文同学对第三段的改写:
漫步在临江耸立的滕王高阁上,我轻轻地推开雕有精美图纹的阁门,俯瞰雕饰精美的屋脊,放眼远望连绵不绝的山脉映入眼帘,再放眼远望“山随平野尽”“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远处“屋舍俨然”都是鸣钟列鼎而食的人家。船只布满了渡口都饰以青雀黄龙的头型。雨过天晴,云消雾散天空渐渐明朗起来。傍晚,夕阳的余光下,孤独的野鸭随着缓缓落下的晚霞一起翱翔在天际。秋天的江水和无垠的天空都橙红一片在天与海的界线处浑然一体。日已落下,天空嵌上了点点繁星,渔父趁着星光打渔归来,放声高歌,声音嘹亮,在鄱阳湖边回荡,回荡•••排成列的大雁被降下的深秋的霜寒所惊扰,向着衡阳水边飞去,尾翼掠过湖面掀起一波波涟漪,叫声渐渐低了而湖面却久久不能平静。
四、 骈骈相对我也能
我和学生赏析了本文的“绘画美”“音乐美”“思想美”,我说本文还有一美,即“建筑之美”,它的文体叫“骈体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